第382章,铁林渠 (第2/2页)
渠岸边的育秧棚早已炊烟袅袅。
南方来的老汉带着几十个农妇,正把育好的早稻秧苗从秧田起出,码在铺了干草的竹筐里。
北方气候比南方冷,水稻赶在五月初插完差不多。
旁边的汉子们扛着竹筐往田里跑。
田埂上早已挖好了整齐的穴,渠水顺着田沟漫到脚边,插秧的农妇们挽着裤腿下田,一点点学着弯腰将秧苗插进泥里。
北方人没见过水田,更没见过水稻。
看着眼前的一幕,很多人都聚集了过来,新奇地看着插秧的人们。
“别看热闹啦!还他妈要不要永业田了?”
另一边的旱田里,传来汉子的笑骂声。
今年育的秧苗少,只能种十几亩水田,林川下了命令,水田作为铁林谷的试验田,今年产的粮要优先保证育种。
旱田则没有这种要求。毕竟铁林谷如今账面上的耕田已经有十几万亩,而谷民们开垦出来的土地,也有上万亩了。
青壮们赶着牛,在浇透的地里犁出深沟。
妇人孩子们跟在后面,把拌了草木灰的粟米种、黍子种往沟里撒,又用木耙轻轻覆土。
农稷房的老农叼着草秆蹲在田边,手把手教年轻人撒种。
“粟米要埋三寸深,不然家雀儿看着就叼走了……黍子浅些,一寸就够,这东西喜湿,有渠水浇着,不出十天准能冒芽!”
还有几个生产队在田埂边种黄豆。
豆种撒进土里,将来藤蔓顺着田埂爬,既能固住田边的泥土,秋天还能收一茬豆子添粮。
辅兵们提着木桶,给刚种上的庄稼浇定根水。
南宫珏带着账房先生们在田里穿梭,对照着田亩册子记录作物种类。
水库洼地边,几个懂水性的汉子划着木筏,在渐渐上涨的水面上用竹竿测量深度,顺便捞起水里的枯枝败叶。
“等水满了,就往里面放鱼苗!”
汉子们站在木筏上高声喊着。
“夏天喂些水草,秋天就能捞着尺把长的鱼,正好给干活的补身子!”
“干活的?”有寡妇笑起来,“干什么活的能补身子啊?”
“耕地的呗,还能干什么活?”汉子红了脸。
一帮妇人媳妇哈哈笑起来。
寡妇笑道:“那耕地也得分什么地啊,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旁边有妇人打趣:“你找个能干的不就旱不死了嘛?”
“哎呀能干的都有四块地啦!”寡妇瞥了一眼胡大勇,故意喊道。
“哈哈哈哈哈……”众人大笑起来。
胡大勇莫名其妙被人撩了个骚,顿时瞪起眼珠子。
“我说你这寡妇,真想要老子耕地,跟俺家里说一嘴,多大点事儿!”
笑声更大了,漫过渠水,飘荡在天空。
水还在往水库里流,洼地的水面又涨高了半尺,映着天边的晚霞,泛着暖光。
林川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一片生机勃勃的田地,心里踏实得很。
这四五月的忙碌,都是为了秋天的好收成。
有渠水滋润,有百姓肯干,铁林谷的粮仓,今年定能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