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文会暗藏机锋,赵牧笑谈 (第2/2页)
”这些事,哪一件不值得大书特书?”
他看着李世民若有所悟的表情,进一步点拨:“咱们也可以请文笔好的人,把这些实实在在的功绩,写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是编成朗朗上口的说唱词,就在市井里,酒肆中,勾栏里,让人传唱。”
“也让老百姓都听听,是落花似泪听着伤感,还是定北城下擒敌酋,新渠引水润禾苗来得更提气,更让人心潮澎湃?”
顿了顿,他仿佛想起什么,补充道:“就拿那位风头正劲的顾才子来说,诗是写得真不错。不过嘛,大漠孤烟直一句,气象是有了,但我猜他大概没见过真正的塞外是什么样子。若是真有机会去边关走一遭,看看那里的长河落日,听听那里的刁斗朔风,或许笔下的乾坤,会更不一样。”
这话看似点评诗词,实则暗示了引导文风的一种可能路径......让脱离实际的文人接地气。
李世民听着,心中的迷雾渐渐散开。
赵牧只是提出了一个“以实学对抗虚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争夺话语权”的思路。这却远比自己原本想的强行压制,可要高明得多啊!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李世民脸上愁容尽扫,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是老夫钻牛角尖了!”
“来来,老夫可得敬赵小友一杯!”
送走脚步轻快的“秦老爷”,赵牧脸上的笑意微敛。
他转身对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的阿依娜吩咐道:“让老钱和云袖加紧准备,三日后,咱们天上人间也办一场文会,不过咱们的文会,得换个花样。”
就在赵牧布局的同时,天上人间已然行动起来。
三日后,一场名为“雅俗共赏·长安风华”的盛会如期举行。
没有传统的诗词唱和,开场便是由说书先生声情并茂地讲述近期边境唐军演武的威势,以及定北城安置流民,开发矿藏的艰辛与成效。
接着,乐师奏响融合了西域音律的激昂乐曲,一出由赵牧提供核心创意,文人润色的小型话剧《算圣》登场。
故事讲述一位寒门子弟,凭借精湛的算术才能,帮助官府查清积年账目亏空,惩治贪吏,最终得到朝廷赏识的故事。
剧情紧凑,对白生动,既有市井趣味,又展现了实学的价值。
演出效果出乎意料地火爆。
台下观众不仅有权贵富商,也有许多普通文人乃至市井百姓。
他们被新颖的形式和贴近现实的内容所吸引,喝彩声,议论声不绝于耳。
许多人对算术这等原本被视为末技的学问刮目相看。
消息很快传到东宫。
李承乾听闻天上人间竟以这种方式回应江南文风,且效果奇佳,心中也是豁然开朗,对赵牧的敬佩更是无以复加。
他立刻召见马周,着手安排将一些边疆捷报,惠民工程写成通俗故事,通过官报和民间说书人渠道传播。
而柳文渊在府中,听闻天上人间文会的盛况。
尤其是那出《算圣》竟将“贱业”算术捧得如此之高,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他捻着胡须,对身旁的门客冷声道:“区区一个商贾,倚仗些许财势,竟敢妄议文坛风向,混淆雅俗!如此下去,斯文扫地!”
他意识到,赵牧和天上人间,已不再是简单的风月场所,而是他必须正视的对手。
一场由他这个当代江南文坛领袖主动挑起的,更深层次的较量,正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