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长安,利剑出鞘 (第2/2页)
“那叫什么鲲鹏会的,这次肯定是是在劫难逃!”
“说起来,这次能如此快下定决断,还多亏了小友你之前的几次提醒啊!”
“老夫真是佩服,佩服!”
赵牧正在摆弄一个新得的结构精巧的沙漏。
闻言,抬起头,他的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欣喜道:“哦?”
“朝廷终于下定决心了?”
“那这可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啊!”
“至于说提醒.....”赵牧说到这儿,却是十分谦逊的笑了笑。
“秦老哥言重了,小子不过是个升斗小民,偶尔发几句牢骚,当不得什么提醒。”
“终归还是陛下圣明,太子殿下决断英明。”
“就算有功,也是秦老哥你.....”
“毕竟把我那些不知所谓的提醒,告知与朝廷得知,还不是因为秦老哥你......”
赵牧语气诚恳,将功劳推得一干二净。
李世民深深看了他一眼,心中更是感慨。
此子立下如此大功,却能这般淡然处之,不居功,不自傲,这份心性,实在难得。
他越发觉得,这个隐藏在市井之中的年轻人,深不可测。
“小友过谦了。”李世民举起酒杯,“来,老夫敬你一杯!”
“若非小友点拨,老夫……那些朝中的至交好友,恐怕还陷在无谓的争论里,如今尘埃落定,这海贸之事,接下来该如何着手,小友可还有高见?”
赵牧与他碰了一杯,沉吟道:“乱局平定之后,首重恢复秩序,重建信誉。”
“朝廷当尽快明确海商律法,简化通关手续,让守法商人能安心赚钱。”
“其次,便是此前提过的,水师力量必须加强。”
“加强海疆巡航护卫,震慑屑小。”
“再者……”赵牧放下酒杯,目光似乎看向了更远的地方:“岭南乃至整个南海,物产丰饶,远不止香料一项。”
"朝廷或可鼓励商贾探索更远的航路,与更多邦国互通有无。"
"甚至……可以效仿前朝,考虑设立专门的市舶使臣,常驻南洋要冲,既能管理贸易,亦可收集情报,宣扬国威。”
李世民听着,眼中异彩连连。
赵牧这番话,不仅考虑了眼前的稳定,更着眼于长远的开拓,其中设立海外驻点的想法,更是与他近来的一些思考不谋而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世民真心赞叹,“小友之才,屈居于此,实在是……”
他后面的话没说完,但惋惜之意溢于言表。
赵牧浑不在意地笑了笑:“秦老哥又说笑了,我在这儿听听曲,赚点小钱,不知道多快活。"
"之于那些军国大事,自有陛下和能臣去操心嘛。”
送走心满意足,收获颇丰的“秦老爷”。
赵牧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
可这时,阿依娜悄无声息地出现。
“公子,圣旨已发,鲲鹏会倒台,就在眼前。”
“嗯。”赵牧轻轻应了一声,“告诉夜枭,敖彪垮台后,岭南必然权力洗牌,市场也会出现真空。”
“让我们的人做好准备,但吃相要好看。”
“一切以稳定,合作为主,别再养出第二个敖彪。”
“是。”
赵牧知道,朝廷这把利剑出鞘,岭南的格局将彻底改变。
而自己在这场风暴中,不仅铲除了对手。
更为自己未来的布局,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只是,本来想逗猫戏鼠一般,跟着所谓的鲲鹏会,还有那不知所谓的熬彪好好玩一玩的。
可谁知那熬彪如此不经逗,自己只是略微出手,他就已经把所有把柄都给掉出来......
当真是有些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