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朝堂震怒,起风了 (第2/2页)
并将百骑司查获的部分物证抄录和翻译文本,由内侍呈送御前。
李世民看着手中的证据,脸色越来越沉,最终化为一片冰封的怒海。
他没有立刻发作,但那股无形的低气压让整个大殿都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众卿都听到了?”李世民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敲在每个人心上,“走私牟利,乃商贾之恶,而勾结外邦,图谋不轨,也本已是叛国之死罪!”
“而此撩如今潜逃之后,竟还敢行此毒害我大唐百姓,动摇国本之恶行!”
“此风若长,国将不国!”
说着,李二猛地将手中的证据拍在御案之上,声如雷霆道:“敖彪及其核心党羽,罪证确凿,恶贯满盈,着即定为叛国,押赴市曹,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鲲鹏会及熬彪所有财产,悉数抄没!”
“凡鲲鹏会成员,一律按律严惩,绝不姑息!”
“陛下圣明!”群臣齐声应和,无人敢在此刻有丝毫异议。
那些此前曾以“牵涉过广”,“恐生民变”为由主张怀柔的官员,此刻更是噤若寒蝉,冷汗涔背,就连魏征都有些心慌难耐......
“承乾。”李世民目光转向太子。
“儿臣在。”
“此案由你全权督办,岭南道观察使,市舶司及沿线驻军,皆听你调遣。给朕彻查到底!无论是谁,无论涉及到哪一级官员,只要与敖彪叛国毒害之事有牵连,一律严惩不贷!”
“朕倒要看看,这大唐朗朗乾坤,究竟还有多少魑魅魍魉!”
“儿臣,领旨!”李承乾重重叩首,心中激荡着被信任的使命感与铲除奸恶的决心。
借此事势,李承乾再次出列,朗声道:“父皇,岭南之乱,根除在于疏堵结合。”
“儿臣恳请,借此契机,大力整顿海贸,革除弊端。”
“如此一来,既能强化市舶司职能,厘定《海商律》,使商贾有法可依,吏员有章可循。还能顺势而为扩建水师,加强海疆巡航,剿灭海盗,护卫商路。”
“再由市舶司鼓励正经海商,开放更多口岸,繁荣贸易,充盈国库。”
“此乃长治久安之策,望父皇圣裁!”
这一次,再无人敢站出来反对。
李世民略一沉吟,便颔首道:“准奏!”
“着太子会同户部,兵部,工部详议条陈,尽快推行!”
“儿臣遵旨!”李承乾声音洪亮,他知道,岭南的鲜血没有白流,一个全新的海洋战略,即将在大唐展开,他在朝堂之上的威望,也借此机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退朝后,李世民单独将李承乾留了下来。在只有父子二人的偏殿内,李世民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脸上露出罕见的温和与赞许:“承乾,此事你处理得很好,果决,周密,有担当。朕心甚慰。”
李承乾心中暖流涌动,躬身道:“皆是父皇教导有方,儿臣不敢居功。”
父子二人就岭南后续事宜又商议了片刻,气氛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