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发兵!东征倭寇! (第1/2页)
“吱呀——”
御书房沉重的紫檀木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
那个负责通禀的太监,几乎是贴着门缝,像一片没有重量的影子般溜了进来。
他甚至不敢抬头去看御座和阶下那些帝国核心人物的表情,一进门就立刻匍匐在地,额头紧贴冰凉的金砖地面,用带着明显颤抖的声音禀报:
“启……启禀陛下……五……五军都督府史鼐、史鼎侯爷……并……并京营诸将……已……已在门外等候召见……”
他的声音在死寂中显得格外突兀和微弱。
禀报完毕,他趴在那里,一动不敢动,连呼吸都屏住了。
预想中的回应......无论是陛下的“宣”还是重臣的议论......并未立刻到来。
御书房内依旧是那令人窒息的寂静,仿佛他刚才的禀报只是一缕微不足道的微风。
这种无声的压迫感比雷霆震怒更让这小太监恐惧。
他额头的冷汗瞬间就冒了出来,顺着鬓角滑落。
他不敢抬头,只能拼命地、极其小心地转动眼珠,试图用余光去寻找他的老祖宗——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夏守忠的身影,寻求一丝指引。
夏守忠此刻侍立在御案侧后方,位置极佳。
他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尊泥塑木雕。但在那小太监眼珠转动的瞬间,夏守忠的脚尖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向前点了一下。
老祖宗的意思是……等着?别动?
小太监心中稍定,心中暗叹:每月的孝敬不是白交的,老祖宗遇到事情他是真帮你啊......
这般想着,但趴在地上的身体依旧僵硬如铁。
果然!
死寂只持续了极其短暂的几息。
御座之上,庆帝似乎才从对那三座矿山的无尽遐想以及与众大臣的探讨的结论中抽回一丝心神。
他缓缓地、带着一种被打扰了美梦般的不耐烦,扫了一眼趴在地上的小太监,喉结滚动了一下:
“宣!”
“是!奴婢遵旨!”小太监如蒙大赦,连忙叩头,手脚并用地爬起来,躬着身子,以最快的速度倒退着向门口挪去。
在转身开门退出的那一瞬间,他下意识地、飞快地抬了一下眼。
就这一眼,他看到了!
就这一眼他陡然愣住了——
他看到了首辅李青松那僵硬的、写满震撼与茫然的脸!
他看到了兵部尚书李毅那因为极度兴奋和渴望,仿佛饿狼看到了肉似的而微微扭曲的面容。
他看到了户部尚书王宽那副魂飞天外、仿佛被金元宝砸晕了的痴傻表情。
......
他还看到了……端坐锦墩上的辽国公贾玌。
国公爷依旧平静,甚至还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水面并不存在的浮沫,那镇定自若的姿态,与周围凝固的、被财富冲击得几乎变形的氛围格格不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小太监心头猛地一跳,不知所以,但不敢再看,慌忙低头,迅速退出了御书房,将那扇沉重的门再次合拢。
小太监的身影消失在门外,沉重的紫檀木门再次隔绝了内外。
门内那令人窒息的寂静,却并未因他的离开而打破。
巨大的财富、血腥的仇恨、帝王的野望,以及那个由贾玌亲手描绘、由三座金银矿山作为基石的“至治盛世”蓝图,依旧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让空气都仿佛凝固成了金子,沉重得令人难以呼吸。
庆帝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依旧处于巨大冲击余波中的重臣们。
他脸上的潮红未退,眼中的攫取欲更加炽热,深吸一口气,而后打破了沉寂:
“诸卿......”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首辅李青松身上,带着不容回避的审视和一丝催促,“五军府的将军们,已在门外候着了。朕,等着听你们一个准话!”
“嗡——!”
这句直白的催问,如同投入滚油的一滴水,瞬间让阶下几位核心文臣从各自震撼的思绪中惊醒过来。
首辅李青松浑身一个激灵,仿佛从一场光怪陆离的金色梦境中被强行拉回现实。
他布满皱纹的脸上还残留着震惊的余韵,但那双阅尽沧桑的老眼,此刻却因内心剧烈的冲突而精光闪烁!
——至治盛世!
贾玌那“堪比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描绘,如同最炽热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了李青松的心尖上!
他李青松,朝中元老,位极人臣,官居首辅!
他这一生,位极人臣,所求为何?
——是那堆积如山的金银赏赐吗?
——是那煊赫一时的滔天权势吗?
不!都不是!
他求的,也是那青史之上,煌煌几笔!
是那后世子孙捧读史书时,看到“李青松”三字时,油然而生的敬仰与赞叹!
是能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姚崇、宋璟......那些闪耀在文景、贞观、开元等煌煌盛世画卷中的千古名相并肩而立!
——名垂青史!
——流芳百世!
这才是他李青松,一个读书人,一个宰辅,毕生所求的终极荣耀!
而此刻,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就赤裸裸地摆在了他的面前!
佐渡之金!石见之银!菱刈之矿!那是足以支撑起一个空前绝后盛世的基石!是足以让“至治”这个年号,真正超越历代、光耀千秋的资本!
有了这取之不尽的金银洪流,他李青松胸中那些被现实束缚了太久的治国方略——兴修水利、广建学堂、减免赋税、充盈府库、抚恤孤寡、开疆拓土......
那些足以让他跻身千古名相行列的宏图伟业,将不再是纸上空谈!
将真正有机会在他手中,化为现实!
这诱惑......太大了!大到足以让任何一位有抱负的宰相,为之疯狂!
李青松的呼吸陡然变得粗重,枯瘦的手指在袖中紧紧攥住,指甲几乎嵌进掌心。
阻碍?有!
劳师远征?耗费钱粮?海上风浪?倭寇凶顽?
......可这些担忧,在如山如海的金银面前,在“至治盛世”的煌煌大义面前,在名垂青史的终极诱惑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更何况......领兵之人,是贾玌!
是眼前这个端坐锦墩、气定神闲、用一次次不可思议的胜利铸就了不败神话的辽国公!
是那个在辽东、在江南、在一次次看似不可能中力挽狂澜的军神!
有他挂帅,此战......成功的把握,何止六七成?!
在但根据此前锦衣卫所调查的东瀛倭兵的武器、铠甲以及火器等等详情摆在眼前......
——九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