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他家族生蠹虫,我自当清之 (第1/2页)
“杨公你怎么就毫不动容呢?”
二老看杨彪也不咬牙切齿,也不惊讶,神情十分的淡定,心里就不平衡了。
大家都是家学渊源很深的大儒家族,你身后还站着弘农的儒林呢,难道就乐意接受许子泓的“心学”、“浩然学说”风靡天下吗?
你的心不会痛吗?
“我其实还好,”杨彪背着手微微一笑,“我儿子啊,就是修儿,在此事里为编纂,要执笔的。”
编纂?!执笔?!
好家伙那你儿子也要青史留名啊!这少走多少年弯路,这都不是少走路了,直接飞上山了啊。
少府韩融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那今晚你请客!”
“畅饮,畅玩!”
“走走走,先醉生梦死,往后几年估计都不会有战事了!”
……
这边崔府之内。
崔琰拿到了一份情报,也不算是什么密报,是他的一位师弟从北方送来的,其中简明扼要的说出了当天许泽的主张,以及当日黄金台上的盛况。
许泽一人便可说得袁绍身后三十余名文士儒生深思感悟,事后更是争相求问。
当日流传的那些名句、名篇,还有许多小故事,也都是脍炙人口,向来不出一个月就会广为流传。
除却事迹之外,还真的能留下无数值得咀嚼的道理。
崔琰看完也是深深地叹了口气,暗暗沉吟:“知行合一……格私欲,致良知。”
这些话,这些道理,若非几经沉浮,怎能悟到呢?难道说许子泓真乃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奇人?
是上天派下来,拯救大汉的英雄吗?
崔琰想了很久,最后将刚刚写好的几份奏疏扔进了燃起的火堆里。
然后告知家中人准备食材,待吕布回许都之后,请至府上为他庆功洗尘。
崔琰说完这话的时候,管家还在懵乱呆愣之中,他见状眉头一皱:“怎么,有何疑问?”
“主公不是说,不和吕温侯来往?”
“那是吾错了,既是姻亲,自然要交好,两家姻缘至此,若因我这个做父亲的做得不够好,而令女儿在吕府受委屈,这才是不对。”
“主公这么想就对了,我们这些做下人的也不必那么烦扰了!”管家连忙陪笑附和,暗地里也是松了一大口气。
毕竟那吕温侯婚后,送了好几次请帖、礼物,全都拒收。
之前成婚时那座楼宇宅院,现在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醉仙楼,主公更是嗤之以鼻,说是卑贱之地。
可有不少门客先生也说了,那醉仙楼今年交的商税是全许都商铺最多的,比月桂楼阁还多,可见其贡献。
实际上说,交税足额的背后,代表了金银的流通,醉仙楼里都开始流行用银币付帐了,这可是一种创举。
“嗯,不必烦扰了,”崔琰和自己和了解,再往外看的时候,一瞬间发现这许都,好像的确宽敞了很多……
……
台阁。
荀彧和荀攸相聚在此,收到了荀谌的书信。
“说了吗?真说了吗?”
荀攸抚须来问,看到叔叔点头的时候,也忍不住揪紧了几分。
“太好了,许君侯可真有情义!不枉费那把承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