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一征高句丽 (第1/2页)
董翁主恢复正常后,宇文鹤继续一门心思投入到造船大业之中,这期间杨广所摔领的大军已经突入高句丽境内,接连取得大胜。
眼前的大胜并没有让杨广昏了头脑,为了防止领军将领立功心切、轻敌冒进,杨广下令三路大军要时刻互相通报消息,有战事必须经过他同意。
这个战略在辽东大平原除了耽误点时间、有可能错失战机外,对隋军影响不大,但是翻过长白山之后,杨广没有根据当地地里环境及时调整方略,导致隋军进军缓慢不说,还一再贻误战机!
同时杨广还下令大军到处,若高句丽守城将领投降,就要停止进攻,接纳安抚,这让高句丽有了戏耍隋军的筹码,被隋军打得受不了就宣称要投降,登休息差不多直接反水,如此战法让隋军苦不堪言。
以上种种都为隋军一征高句丽失败埋下了伏笔。
同年六月,来护儿率领大隋水军经大同江杀进高句丽腹地,结果因纵兵娇横,中了对方计谋,大败而归。
听闻此消息的杨广大怒,他也不管高句丽山中以下雪的恶劣天气情况,亲自下令: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出扶余道,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出乐浪道,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出辽东道,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出沃沮道,右屯卫将军辛世雄出玄菟道,右御卫将军张瑾出襄平道,右武将军赵孝才出碣石道,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昇出遂城道,检校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昇出增地道,会于鸭绿江以西。
所有人马都受于仲文节制!
由于高句丽地形多为山地,几乎无路可走,大雪之中,翻山越岭,大军携带辎重甚多,负担过重,不少士兵为了减轻重量,偷偷将随身携带的粮食,挖坑就低埋掉了。
“大将军,军主簿来报,军中不少士卒在偷偷埋军粮!”
听到副将来报,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的宇文述看了看呼啸的风雪道:“埋就埋掉吧,这种鬼环境,辎重过大行军速度太慢,按照陛下方略,这一战根本用不着白日,传令各军,所有人务必带够一月的口粮,违令者斩!”
“是!”
虽然来护儿水军受挫,不过这并不影响隋军将领对打胜仗的乐观心情。
也是,隋军加起来有一百二十多万,高句丽不过十几万人马,两相比较,高句丽无疑是在以卵击石!
显然,宇文述是过于乐观了,由于道路太过难走,九路大军行至半路,各部纷纷上报粮草不足,只得停了下来,高句丽王充分利用气候和地理优势,排兵布阵!
另外他还派了大臣乙支文德来隋营见于仲文进行诈降,同时趁机探查隋军军情。
“小国寡民,叩见大将军,我王派我前来商讨请降事宜,这里是降表!”乙支文德来到于仲文帐前,态度谦卑道。
于仲文看都没看降表,直接语气森冷道:“来人,将这厮拿下,拉出辕门斩首!”
由于先前高句丽人降而复反,反复无常,因此于仲文根本不接受他投降,而且投降只带降表,不带记录人口、土地的鱼鳞册,一看就是故技重施,诈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