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以安代剿 (第1/2页)
由于手里有船队,因此宇文鹤的大本营在胶州湾。
“大帅,陛下命令我们就地平叛,连日来我们闭营不出,长此以往恐陛下会怪罪!”斛律安对宇文鹤进言。
“我实在看不得饿殍千里的景象,所谓叛乱,只不过都是些活不下去的百姓被迫起来反抗罢了,我让大军不停出海捕鱼,然后给他们发海鱼,就是为了让他们不至于易子而食,但凡能够果腹,没谁愿意太平日子不过,过拎刀舔血的日子,现如今其他各路大军进展如何?”
“洛阳守备王世充、辽东太守徐元明、大将军来护儿等人都战事顺利,所向披靡,毕竟起义军比不得装备精良的官军!”
“既然这样,这种内耗的战斗都交给他们去吧,咱们就跟在后面给他们打扫打扫战场,传令下去,凡是来投的百姓,不管是否参与暴乱,只要真心改过,我们都收留,免得王世充那些人趁机做大,心怀不轨,唉!——陛下此时若能罪己安民,何愁祸乱不平,此也正是收拾民心的好时候,可惜啊……。”
这话让斛律安不知道该如何接,因为在他的意念中,君王无论有多不好,你都不该造反,你造反就是乱民,就该杀,但是他也不否认宇文鹤所说的正确性,因为受到宇文鹤接济的百姓,没有多少去响应反叛的,甚至还经常来给宇文鹤提供反贼的动向。
虽然宇文鹤没有率军直接参与武力平叛,但是他这种温和的方式也让他的名声逐渐声名鹊起,不少本来已经加入起义的百姓后来不少主动脱离,来投奔他,不愿意反叛来投奔的人更多,宇文鹤都全部收留。
此举竟然让整个胶州半岛出现了人口密集度成为了大隋第一的情况,这是宇文鹤没想到的。
人一多,消耗就更恐怖了,为了不让他们因挨饿、受冻再加入叛军队伍,宇文鹤只能在他们自愿的情况下,将一部分人往南转移,沿途安置在余杭、南海、苍梧、交趾等沿海郡,那里虽然不太适合小麦种植,但是十分适合种植水稻,而且山上多野果,只要官府不出昏政策,他们在这里总不至于饿肚子。
宇文鹤是边行动边向皇帝上奏请示的,过了许久都没有收到杨广的回复,对此宇文鹤只能当他是默许了,一刻都不敢耽误的持续往南转运人口,因为天越来越寒冷,人口也越聚越多,以至于南下归来的船每次运来大量粮食都不够他们吃饱了,这导致不少人想要闹事情!
“大帅,今天又有人带头闹事,被我杀了一个,逮了数十人!”斛律安一脸严肃禀报。
“现在人们还吃不饱吗?”
“哪能吃得饱,转运走的人口远远小于涌入的人口,我们尽最大的努力,也只能保证每日开一餐,有些人因为分配不均就出来闹事。”
“唉!——何时是个头啊。”宇文鹤愁得直挠头:“我刚接到朝廷旨意,陛下又下令筹粮准备明年三征高句丽。”
“怎么还如此执迷不悟?如今天下狼烟四起,乱世亡国之兆已显,朝堂诸君难道都视若不见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