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526章 士农工商!老朱的阶级固化!

第526章 士农工商!老朱的阶级固化!

第526章 士农工商!老朱的阶级固化! (第2/2页)

从本质上来说,这不过是“士农工商”传统阶级秩序的极端强化。
  
  在这套制度里,唯独读书人享有特权——他们不受路引、户籍的限制,既可以四处游学、拜访名师,也能因科举做官而脱离原本的户籍,即便途中遇到官府盘查,只需出示“生员”、“举人”的身份证明,便能畅通无阻。
  
  可若是农、工、商三类人敢擅自脱离户籍、随意出行,等待他们的便是“杖刑”、“流放”的惩罚,所谓“打断你的狗腿”,绝非戏言,而是真实存在的律法威慑。
  
  在所有户籍类别中,匠户的处境尤为艰难。
  
  他们本身社会地位低下,被视为“贱籍”,不仅要承受繁重的劳役,得到的报酬却少得可怜——官府往往只提供最基本的口粮,甚至连口粮都无法保证,更别提银钱补贴。
  
  如此一来,匠户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清苦,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更别说改善生活、供养家人。
  
  反观那些富商巨贾,虽也受户籍限制,却能通过经商积累财富,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两者境遇天差地别。
  
  更让匠户绝望的是,他们的子孙后代也会继承匠户身份,一辈子重复着同样的苦役,永远没有翻身的可能。
  
  而在匠户之中,还有一种更为特殊的户籍——“灶户”,前文躲在门板后的汉子,便是其中一员。
  
  对灶户而言,他们的生活与炼狱无异。
  
  顾名思义,灶户便是在盐场煮盐的匠人,这一职业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煮盐技艺虽传承千年,却始终伴随着极致的辛苦,直到晒盐法出现后,这种靠柴火熬煮海水制盐的方式才逐渐被淘汰。
  
  芦台盐场濒临渤海,海水资源丰富,自然以煮盐为主,也就充斥着大量灶户。
  
  在大明的盐业制度下,想要煮盐就必须拥有灶户身份,可这灶户身份,却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枷锁”。
  
  或许不懂内情的人会疑惑:灶户煮出的盐,若是有多余的,为何不自己拿去卖掉挣钱?答案是,敢这么做的人,都会被判处死刑!
  
  大明延续了历代的“盐铁专卖”制度,灶户煮出的盐,只能按官府规定的价格卖给盐运司或指定机构,没有任何议价权,而官府给出的收购价,往往被压到了极点,几乎只能勉强覆盖煮盐的柴火成本。
  
  可官府将盐收购后,再以高出收购价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卖给百姓,轻轻松松从中赚取巨额差价。
  
  也正是因为这种暴利与垄断,才滋生了私盐贩子——他们冒着杀头的风险,从灶户手中低价收购私盐,再偷偷卖给百姓,以此牟利。
  
  也就是说,无论你是不是灶户,只要敢将自己煮的盐私自售卖,一旦被官府查获,等待你的便是杀头之罪。
  
  大明王朝为了确保盐业收入不流失,将灶户牢牢固定在盐场,在控制灶户数量、防止灶户逃亡等方面,采取了各种严苛到变态的办法。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役皆永充,不得任意版籍”——灶户的劳役是终身的,且户籍永远无法更改,一旦家中灶丁因年老、疾病或死亡出现缺额,官府不会等待其自然补充,而是直接从附近的农户或囚犯中强行抓壮丁,补充到灶户名册中,无论被抓之人是否愿意,都只能被迫成为新的灶户。
  
  生而为灶户,那就彻底坠入了炼狱之中,世世代代永世不得超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