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革除弊病!太子标的决心! (第2/2页)
“而且这种模式更可持续——‘纳粮开中’依赖商贾自愿运粮,一旦盐利减少,商贾就会退缩;而招标制下,朝廷通过稳定的利润空间吸引商贾,通过监管保障民生,通过直接拨款支持边疆,既不用依赖特权阶层,也不用担心中间环节出问题。长期来看,不仅能充实国库,还能稳定民心,让盐业成为支撑朝廷、惠及百姓的长久产业,这比‘纳粮开中’那种漏洞百出、易被操控的旧制,要强得多。”
朱标沉默地听着,目光扫过在场的盐运司官员——他们此刻都点头表示赞同,显然也认可朱高炽的提议。
他再想到官员们刚才所说的“纳粮开中”弊病,心中的顾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旧制的反思和对新办法的期待。
良久,朱标终于开口,语气坚定:“好!高炽,你放手去办!这经销商招标大会,孤准了!若是有人敢阻挠,无论是谁,孤与父皇都为你撑腰!”
他转头对盐运司的官员们说:“诸位,你们也留下,协助高炽筹备招标大会。待大会成功后,再将经验推广到全国盐场,彻底整顿盐政!孤要让‘纳粮开中’的弊病,从此消失在大明的土地上!”
“臣等遵旨!”官员们齐声应道,此刻他们看向朱高炽的眼神,已没有了最初的质疑,只剩下敬佩——这位皇孙不仅革新了制盐之法,还能直击盐政的核心弊病,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份眼界和魄力,远超同龄人。
“至于京城那边,孤会立刻赶回去,你们放心便是!”
说这话的时候,太子标眼中满是锐利之色,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很清楚,此事绝不能拖延,必须尽快回南京向父皇禀报,若再放任下去,淮西勋贵的胆子只会更大,盐铁的乱象也会越发难以收拾。
这些淮西勋贵,手真是伸得越来越长了!
先是遵化铁厂,前不久就是江夏侯周德兴通过关系插手铁矿开采,妄图垄断铁器售卖,还好被高炽及时阻止;如今又把主意打到了芦台盐场,靠着特权侵占盐引、垄断食盐,连“纳粮开中”的边防国策都敢破坏。
天知道全国其他地方的铁厂、盐场,还有多少利益被他们暗中侵吞——或许江南的织锦坊、西北的茶马贸易,早已成了他们敛财的工具,只是之前没人敢揭发罢了。
盐铁乃朝廷公器、国家专营,这是父皇定下的规矩,难道他们不知道吗?
盐关系着百姓生计,铁关系着军需民生,若是连这两项都被权贵垄断,朝廷的根基何在?百姓的活路何在?
他们靠着功绩享受爵禄还不够,竟要觊觎国家专营的利益,踩着百姓和朝廷的安危谋私,这般贪得无厌,若是再不加以整治,迟早会动摇大明的江山社稷!
这次无论如何,都要让他们付出代价,不仅要收回被侵占的盐引,还要彻查全国盐铁专营,把被他们攥在手里的利益夺回来,还给朝廷,还给百姓!
朱高炽看着朱标支持的眼神,心中松了一口气。
举办经销商招标大会,必然会触动权贵的利益,阻力重重。
但只要有太子标乃至老朱的支持,有盐运司官员的协助,他有信心能成功——不仅要让晒盐法落地生根,还要彻底改变大明的盐政格局,让食盐真正惠及百姓,充实国库,而非成为权贵谋利的工具。
阳光再次洒在盐田上,结晶池里的雪白盐层愈发耀眼。
朱高炽望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盐田,仿佛已经看到了招标大会上商贾云集的景象,看到了百姓买到平价盐时的笑容,看到了大明盐政焕然一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