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 第四百一十五章 定要一意孤行

第四百一十五章 定要一意孤行

第四百一十五章 定要一意孤行 (第1/2页)

如果说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为了族群的生存,主动抛弃老弱的风气,世上不止他一家,比如曾经的北方草原部族也是如此。
  
  但为何偏偏倭国这帮人不可原谅?
  
  几个徒弟全都不解的看着黄易,“因为倭国可称先秦遗民,而且从东汉时就不断来中原求学,千余年来,他们却只一味的偷学技艺,并不带走王道文化。”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唐朝时期鉴真东渡,带走了佛法。可他们本质上却并不认同我们的治国理念,骨子里没有仁孝的概念,只有弱肉强食的兽性。”
  
  “就如同我们中原被儒家洗了两千年一个道理,他们同样被这种兽性洗了千年,一样的根深蒂固,一样的无法根除。”
  
  “这种兽性文化的支配,导致他们跟别的种族不同,他们学了本事却不记师恩,甚至嫉妒为什么我们中原大地得天独厚?”
  
  “在他们眼里,我们是一群被仁义束缚的傻子,一群不知防备的肥羊,只等将来有一日他们超越了我们这个师父,就能如饿虎扑食一样,过来吞下我们这块肥肉,好借鸡生蛋,完成他们种族扩张的霸业。”
  
  “倘若让这样的种族有朝一日得势腾飞,势必是全天下人的灾难。”
  
  “而且他们身处海外,并无外敌,可以屡败屡战,一年不行就两年,再不行十年、百年……乃至数百年,锲而不舍的偷学,总有一日能强大起来。”
  
  “反观我们中原这边,兴亡反复,虽然每次都是毁灭和重生,但在毁灭个重生之间总有三十年的极弱期,此时若遇强敌,将是灭顶之灾。”
  
  “千年前是五胡乱华,五百年后就是倭国入侵。”
  
  “前车之鉴摆在眼前,我们岂能坐视不理?”
  
  一番话说的在场之人振聋发聩,久久不能释怀。
  
  直到大嘴小声问了一句:“师父,你总说五胡乱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读书少,没听过这个典故呀。”
  
  黄易叹息道:“有空我好好给你讲讲。三国末年魏国一统天下之时,汉人有三千万之众,后来两晋纷乱,北方五个胡人部族南下入侵,大肆屠杀汉人,祸乱了数十年,以至于汉人差点被灭族,杀的只剩下不足五百万。十室九空一词就出自当年。”
  
  什么?三千万杀的剩下五百万?这么惨?大嘴的脑子快不够用了,那到底得死多少人?全长安人恐怕不够,加上洛阳、顺天府、应天府……我的天,按现在的人口计算,天下要死一半百姓。
  
  看着**怔怔出神,黄易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知道以一则预言就杀人是不讲理,但倘若我预见了却什么都不做,五百年后会不会被后人埋怨?难道我们寄希望于倭国之人突然转好,改变本性吗?还是寄希望于他们将来会手下留情?”
  
  “如你所言,倘若我灭倭不彻底,因为个别漏网之鱼在将来酿成大祸,呵呵……那只能怪我华夏后人太蠢笨,该做的我都做了,中原竟然被一个死灰复燃的倭族祸乱?简直不可思议。后人若是孱弱蠢笨如此,被人灭了也是自取灭亡吧。”
  
  夏元吉点了点头,同样对**劝道:“小师弟,相信师父吧,他老人家的眼光不会错的。”
  
  “异地相处,倘若你我是倭国朝廷的人,几百年后,倭国发展壮大,会选择偏安海上一隅吗?”
  
  “不会吧!所以肯定会出海开疆拓土。那么一旦倭国出海发展,我们中原是不是他们的首个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