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怎么报仇? (第2/2页)
……
三天之后,四皇子朱尚烐被册封为新任大明太子,二皇子朱尚烈被封王护国大将军。
因皇帝身体不适,朝政暂时由宰相郑沂统摄。
太子朱尚烐亲率三万兵马北上,一来收殓先太子朱尚柄的尸身,二来灭倭报仇!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朱尚烐立下誓言,不手刃仇敌给大哥报仇,绝不回来接手皇位。
次日,新太子就领兵出发了。
宰相摄政、二皇子负责操练五万新兵,一文一武可保大明稳固。
从始至终逍遥侯黄易都没露面,因为无须他出面震慑大明,只需要震慑住一众皇子即可。
郑沂和郑楠父子过来送别,大嘴拍着郑楠的肩膀笑着说道:“小子,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要小瞧厨艺。落魄时可保你有口饭吃,辉煌时可助你治国理政。记得勤学苦练。”
郑楠不舍的点头道:“师叔,您和太师父若有闲暇,一定要再来。”
黄易和大嘴登上战船,挥手告别。
郑沂眼角微湿,站在码头遥望许久,直到再也看不到一丝影子。
“恩师,此一别,怕是再也见不到了。”
……
战船上,黄易朝太子朱尚烐问道:“知道为什么你父皇一定要你亲手报仇吗?”
朱尚烐想了一下:“应该是想让我立威,毕竟以往我只是一个寻常皇子,寸功未立,不能服众。”
黄易笑了,“这只是一方面,而且是最不重要的一方面。”
“其实是为了保护你。你父皇只有半年寿命了,而我们此行半年怕是不够,你再回去的时候,见不到他了。”
什么???
我……
叔父,为什么不早说?
黄易叹息道:“你父皇他心中最清楚。虽然我一句话的确可以扶保你上位,但我不可能一直留在大明。若他不在了,你未必坐得稳。”
“如今领兵跟我出来,一则是历练,二则是远离是非,更好的观察忠奸。”
“身为一名合格的帝王,最好是文武全才,能领兵打仗才能坐稳江山,能统御群臣才能治理好国家。这些我会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尽量教你。”
朱尚烐担忧道:“叔父,那大明怎么办?万一父皇不在了……”
黄易笑了,“这是对你二哥的考验,也是对那些权臣的考验。大明会经历半年的无君阶段,这期间如果你二哥有了野心呢?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会不会王袍加身,取你而代之?”
这个……应该不会吧,毕竟二哥当着您和父皇的面说过的。
“所以说这是一个考验,如果他能秉持心中正义,将来你可以将兵事全权相托。倘若他在这期间变卦了,证明他心口不一、心术不正,这样的人是做不了皇帝的。”
“届时我们从倭国战胜回来,手上三万精锐,加上倭国收拢的三万溃兵,六万精锐大军,足以勤王夺权了。”
朱尚烐沉默了,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手足相残。
黄易安慰说道:“如果他足够聪明,就会配合郑沂压制文武百官,稳定朝局,如此名利双收是最好的结局。否则你们兄弟不合,不仅会让大明虚弱,就连那些权臣也会蠢蠢欲动,届时才是真正的危险。”
朱尚烐坚定的说道:“我相信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