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突袭 (第1/2页)
半个时辰后。
王衍和韩非接到了确切的消息。
那个小部落的营地就位于放牧地点的五里外。
先前之所以没有发现,主要是营地被一座小山给阻挡到了,等斥候发现的时候,基本上已经跟对面贴脸了。
虽然很危险,但带来的收益也是成正比的。
“校尉,已经查清楚了,营地内大概有三四百人,老幼妇孺为主,青壮不超过五十人。”
斥候汇报道。
王衍转头看向韩非:“看来果然是个小部落,你带五百人去袭击营地,事后咱们再汇合。”
“全是老幼妇孺还用五百人?依我看二百人足矣。”
韩非摇了摇头。
“小心为上!”
王衍当即提醒,随后想了想又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的一部分青壮应该去先前送补给了,你拿下部落以后问一问,看他们是什么时候走的?”
“好!”
韩非瞬间明白了王衍的意思,当即点头同意。
北戎人的战争模式跟神武人大为不同,除了全骑兵部队以外,最大的差别就是后勤补给模式。
农耕文明的部队一般都是事先在营地囤积粮食,或者是将粮食运输到一个相对安全的中转站,方便后期补给。
而北戎人则是因为他们的补给是这些活着的牲畜,而非粮食。
这也就注定了他们的主力部队无论走到哪里,后勤就要跟到哪里。
又因为牲畜每天都要吃喝,所以后方的后勤就不能聚集在固定的一处,需要在有草植的地方不停游走。
同时前线部队也没有多余的人手去看管这些牲畜。
所以后方的后勤部队,往往需要不停的往返两座营地之间,将这些牲畜给送过去。
若是遇到战事紧急,后方还需要将牛羊杀好之后再送过去。
这年头又没有冰箱,这些肉食在这个季节基本上两三天就不能吃了。
所以后勤负责运输的人往往需要一趟接着一趟不停的去运输。
这种模式的流动性很强。
安全性也很高。
但前提是前方的主力部队不能战败,且对方不能有骑兵。
否则一旦这两个条件都满足了,那对于北戎人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而那些后勤被偷袭的部落,接下来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他们只能将青壮打散,分别加入别的部落。
运气好的,能够靠着战功重新获得一些家底。
运气不好的,那就只能被当做炮灰来使用了。
当然,如果能像王衍韩非他们现在这样,直接出现在北戎人的大后方。
别说是三千人了,即便是再少的人,只要能保证持续不停的机动性,确保北戎人追不上自己,他们就能在北戎的后方闹个天翻地覆。
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其实就是突破了匈奴人的主力,一头扎进了匈奴人的大后方。
而后方营地,基本上全是老弱病残,战斗力少的可怜。
再加上是大后方,防备性不足,这才给了可乘之机。
两人确定好战术打法之后,三千人的队伍便分成了三个部分。
其中韩非带领着五百人去偷袭北戎营地。
王衍则带着两千人去偷袭北戎人放牧的地方。
余下的五百人,则被当成斥候散布在周围方圆几十里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