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御史出京半天子 (第2/2页)
“你……你发过誓的!”
贾雨村点点头,低头小声说:“所以贾雨村已经身首异处,沉尸江底了,你放心走吧。”
王老二眼睛一亮,在临死前,脑海里又响起死了一个倭寇的音乐声,可惜却说不出来了。
此时在船上的二十来个恶棍,已经被杀了大半,剩下的几人心胆俱裂,根本来不及找船板,跑到船边就往下跳。
眼看船上在没有活着的恶棍了,贾雨村才喊船工上来,清点人数,冲洗甲板。
鲜血被冲到河里,江水中都泛着腥气。江上航行的花船,此时都悄悄的靠了岸。
平时船上热闹的嬉笑声和丝竹声,此时一应皆无,只有偶尔传来的呕吐声,显得格外刺耳。
这个码头上混混们互相争斗是常事,和过往商船争斗也时有发生,但都是皮青脸肿而已。
真的出了人命的,少之又少。像这样一下子十几具尸体扔进江里,血水染红码头的场景,谁也没见过。
林黛玉已经被雪雁扶下去了,她坚持着看完了贾雨村干掉王老二的一幕,然后就拿手绢捂着嘴边哭边撤了。
张月如见过贾雨村杀人,此时倒还撑得住些,只是给干着急的瞎奶奶现场直播战况。
老张眼睛发直,嘴里不停地复习着:“贾老爷,贾老爷,就是贾老爷,说梦话也是贾老爷!”
此时远处两拨人手举火把,飞快地赶过来,到码头上会合在一处,一起仰头看向船头。
这两伙儿人,一伙儿身着便服,领头的是哭天抢地的里长,身边站着一个脸色铁青,一身绸缎的中年男人。
另一伙儿则是身穿官服的知县,带着十几个捕快,看来是整个县衙倾巢出动了。
知县从留守此处的捕快口中得知了事情经过,心里暗骂这王老二不知轻重,死有余辜。
但他总还是要核实一下的,万一船上之人真是王老二所说的盐枭,自己放走也是有罪责的。
所以他向船头一拱手:“这位大人,你说你是巡盐副使,可有凭证吗?”
贾雨村从怀中掏出那块御史令牌,举到火把下。知县眼神不太好,眯着眼睛看了半天,也不敢确认真假。
贾雨村笑了笑:“既然知县大人有疑,不妨上船来看。”
知县迟疑一下,心想万一你真是冒牌货,我上船去被你劫持了怎么办?
贾雨村知道他害怕,当下微微一笑,沿着船板走下大船,将令牌一直举到知县的眼前。
知县这才确认,赶紧后退半步,拱手为礼:“上差到此,有失远迎。且下官治理不严,让人冲撞了上差,下官有罪。”
按理说,知县是正七品,普通御史最多也就是正七品,两者是平级的,知县的实权更大。
但在大奉,御史和太监极为相似。御史窝在御史台里,就像太监窝在宫里一样,屁都不是。
但御史一旦出差,就和出差的太监一样,自带半个钦差身份,顶着皇帝的半张脸,见官大半级。
在京里你叫我御史,我不挑你理,除了京城,你该叫我什么?上差呀!
贾雨村微微一笑:“本官是要上京述职,本就是路过此处,办点小事儿,不敢随意叨扰。
便是有些盐枭上船截杀,也是在船上,不在码头上,大人并无过错,不必自责。”
眼看贾雨村货真价实,而且不管什么原因,王老二等人确实带着菜刀冲上了御史的船。
就凭这一点,贾雨村杀了他们,也是没什么可说的。更别提王老二还作死,把巡盐史的女儿当成扬州瘦马调戏!
见贾雨村主动帮自己开脱,知县自然顺坡下驴:“上差替天巡视,果然存天子之风,体谅下情,下官惭愧,惭愧。”
贾雨村点点头:“差使紧急,本官不便多留,就不叨扰老兄了。若是无其他事,这就走了。”
知县自然不会阻拦,连连表示下次不忙时再过来,体验一下本地风情,边说边冲着花船努努嘴,示意会有一条龙服务。
贾雨村微笑转身,正要上船时,一个冷冷的声音响起。
“巡盐副使吗?倚仗权势赖账打人,陷人以罪杀人灭口。贾大人,就是巡盐史林大人,也没有你这么大的官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