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完美 (第1/2页)
主歌十个小节,副歌大合唱。
副歌部分除了合唱,有一段唱白,勉强也算RAP好了,巧了,华语歌坛有两个最喜欢念歌词当唱的人,今天还都在。
崔建和李宗胜。
所以副歌部分的说唱归他俩。
除此之外,参与录音的十四位歌手,被林见鹿简单地分成了两档——论资排辈哪里都有,尊敬前辈绝不是什么陋习,他们多年江湖闯荡,声名赫赫,代表作高到了天上,你不尊敬?
第一档:黄占、罗大又、李宗胜、崔建、刘焕、陈舒华。
第二档:汪峰、张震越、周华建、郑均、张国容、林见鹿、窦维、赵川。
搁在第一档里,别看陈舒华坐拥湾湾首张百万销量的专辑,但她其实站不住脚,反倒张国容进去更恰当,再不然,林见鹿作为组织者,他自己唱一个小节,实在是没人能挑出什么毛病来——但是,林见鹿主动把自己降了一档,顺带把张国容也给拉下来一档,哥哥人到中年,早已没有那些计较心,置之一笑。
都是奔着林见鹿的面子来的,能被邀请,是看得起、看得见,愿意来,也是看得起、给面子——你说怎样就怎样!
于是,陈舒华就得到了独唱一个小节的机会。
所以王霏才会开口取笑。
词曲都越来越熟,伴奏已经很少出错,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大家的状态都越唱越好,于是正式开录。
连录了四遍,所有人都意识到,大家的状态几乎都拉到了巅峰。
所有人都能预感到,接下来大概率就要成了。
作为现场导演,又或可以称作执行制作人,张爱嘉协调好了现场四部摄影机,又确认了收音设备之后,一挥手,又一遍开始。
音乐声起。
黄占站在收音话筒前,破锣嗓子显得洒脱而又伤感,“剩最后一曲,你先开口唱吧,不然都睡了,总要有一个人醒着,夜不太好熬。”
陈舒华紧接着开唱,声音清冽如泉,与黄占正好绝佳反衬,“剩最后一杯,我们分了喝吧,心都快冻僵了,应该让它轻轻跳一跳,蹦蹦也好。”
汪锋接唱,只半句,但很动情,“最后剩你,自己陪着自己。”
然后是张震越,少了些平常的洒脱随性,多了些认真与伤感,“最后剩我,变的越来越忧郁。”
再是罗大又,又一把破锣嗓子,“梦还剩一个,你先做了再说,别等天亮后,脸色都那么的遗憾,又不好抱怨。”
然后是崔建,很认真、很硬的气势,“灯还剩一盏,你要你就点燃,若换堵枪眼,我就咬牙上前,用胸膛挡给你看。”
周华建的CD级华丽声音,“最后剩你,一点也没脾气。”
然后是郑均,也极认真,“最后剩我,还想坚持到底。”
“到底”尚未落地,鼓声忽起,一下子节奏铿锵起来。
李宗胜拿出了他的高音状态,破破烂烂并不华丽,却格外有说服力,“时间留下了美丽和一片狼籍,庆幸我们还有运气唱歌。”
然而论高音,刘焕毫无疑问是王者,他一开口,大气感、江湖气扑面而来,“我们站在大路上向天空望着,看见太阳照耀着就会快乐。”
“快乐”二字唱罢,他向上飚了一个高高的音,声如长啸。
啸声未落,张国容开唱,“世界没人明白我,我就孤独着。”
林见鹿接唱,“可是你又为何这样的寂寞。”
窦维屌屌的,接上,“不如我们换一换,就算一个礼物。”
最后一个压场的,是赵川:“这样可以用明天继续生活。”
电吉他SOLO接过,节奏初时舒缓,但很快就开始变调,电吉他一变,鼓声马上激烈起来,电吉他亦随之暴躁,鼓声与电吉他相激,不但形成了一段BEYONG乐队的SOLO秀,也同时直接把整首歌拉入了最后的高潮。
伴着李宗胜和崔建的唱白,包括黄贯钟、黄嘉强、叶士荣在内,大家一起合唱——
“每次暴风雨,打在我们身上,
都应声倒地,脸上全都是泥,嘿,就算失败。
等春暖花开,开满我们阳台,
你又飞奔过来,兴奋的大喊着,嘿,这次我最快。”
到唱白结束,李宗胜和崔建也加入了最终的大合唱——
“飞的起来,应该飞得起来,
碧海蓝天,只等风的到来。
飞的起来,都飞得起来,
让所有的人,坚信我们为爱。”
…………
这一遍的合唱,似乎带着某种无以言喻的气质。
事实上有些人从昨天就过来,看过谱子,听过大家排练了,还有些人,今天甚至在棚外呆了一整天,歌熟到比棚里的人也不差什么了。
但偏偏一遍遍的唱到现在、听到现在,初次聆听时所感知到、却又渐渐麻木了的那些震撼,竟又渐渐复苏,听着听着,不知不觉浑身发麻,会因为某一道声音而忽然感觉身上似有电流击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