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写讣告 (第1/2页)
范仲淹拱手:“这位,虽然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你对朝堂如此之大的误解,但我还是要维护一下的,朝堂之上虽然也有一些蛀虫导致了百姓对朝堂的误解,但大多数人还是愿意为民请命的。”
“噗呲~”章旷笑出了声。
“左一个为民请命,右一个为民请命,为民请命对民有什么用?”
这话,把范仲淹问住了。
为民请命对民有什么用?你这不是胡搅蛮缠吗?
范仲淹认为章旷只不过是个说不通的野汉,也就转头不说了。
他不说,章旷却要说:“你范仲淹当官这些年,满打满算也就办过半件事情。”
“半件?”范仲淹生气了:“你既知道我是范仲淹,你怎么说我只办过半件事情。”
章旷嗑瓜子:“你办过半件事情,就是维修盐场,清理水利。然而这事儿办了一半,你妈死了。”
“所以你就回去守孝去了,这半件事儿,还没办成。”
范仲淹知道,眼前这个人绝不是什么野汉,这人对自己这么了解。
仔细观察,在夜色中,范仲淹才看清章旷年轻俊秀,外表帅气,一看就是读书人。
但这个人说话怎么一点读书人的感觉都没有?
范仲淹:“当年我谏言被满朝文武排挤,在你眼中也算不得做了一件事?”
章旷:“你谏言对百姓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算你为民办事儿?或者说你谏言对朝廷有什么好处?凭什么觉得你这算是为朝廷办了一件事儿?”
章旷嗑着瓜子:“你阻止皇帝老儿跟他娘磕头,百姓能多吃到一碗饭?”
范仲淹愣了一下,这当然是不能。
“但是,礼仪是国家大事啊!”
章旷讥笑:“国家大事?你阻止皇帝老儿跟他娘磕头,朝廷能多收入一贯铜钱?”
范仲淹又愣住了。
这当然是更不能了。
随后范仲淹严肃:“此事关皇家威严,事关大宋威严。”
章旷笑出声:“大宋还有威严,你要是拿着刀跟辽人干了,回头说这个话,还有点资格。”
范仲淹:“我向朝廷上疏万言的《上执政书》,奏请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算不算办事?”
“虽然不能为朝廷赚钱,但为朝廷省钱不算办事?”
章旷:“朝廷裁剪官员了吗?”
范仲淹:“没……”
章旷:“朝廷因为你的谏言,省去一个子儿了吗?”
“不说别的就说你办的半件事儿。”
“张伦是什么人物?当年他在蜀地镇压造反,我听说过他,我听说他在东南沿海整理盐政扭亏为盈,这样的人不知道需要修建捍海堰?”
“你修建堤坝五年不成,八年之前那个冬天,修建了四年的堤坝被冲毁。民工冻饿劳累,死了200多人,是不是你的责任?”
“然而你却被细数‘政绩’让皇帝老儿知道,把你调入京城。张伦这样与国有功,又真正修好了堤坝的人,怎么没被调入京城?”
章旷问完之后,范仲淹不说话了。
章旷:“我来告诉你答案,因为张伦不会被王曾这个丞相保举。”
“你们这群人,毫无半点政绩,却被互相吹捧,抬到了中枢。”
章旷:“你记住,你这辈子就干过半件对民有好处的事情,而且还没干成,还活生生饿死了两百多人。”
晏殊看范仲淹神态不对,转头:“你这匹夫说什么?朝堂之中的事情哪轮得到你这种不学无术的人来讲?”
“匹夫?”章旷:“开始比身份了?”
“你这所谓神童的同赐进士都可以讲,我这个状元讲不得?”
“按照你的理论,我讲的时候,你该跪着听,以示尊重。”
状元?
晏殊范仲淹这才知道眼前的人是谁。
晏殊感受到了奇耻大辱,上前就要对章旷动手。
章旷年轻力壮,身高很高,晏殊哪儿是对手,一把就被推翻在地。
不愧是以急躁闻名曾经把贼当场打死的晏殊。
可惜吃不饱饭去偷东西吃的贼,又怎么能和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章旷比?
章旷侧头跟周敦实讲:“你记住,判断一个人是什么东西,永远不要看他说了什么,只看他做了什么。”
“以后,朝廷死一个官员,但凡书写丰功伟绩,全是套圈屁话,我们应天书院就出一个表格版,只罗列他们做过的好事,有能的事,蠢事,坏事,一个形容词都不能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