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应天食品公司 (第1/2页)
章旷挥舞着炒勺,完成着最有煽动力的演讲。
当一个孩子乍一听到‘究竟是你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你’这种话的时候。
已经被迷晕在了哲学的思辨里面,脑子一片糊涂了。
当一个人脑子想不清楚问题的时候,大脑就从判断器官变成了执行器官了。
任何经过大脑的信息,只要执行就对了。
一群孩子心性的青年少年举着碗筷对于自己即将参与到一场伟大的行动中而感到兴奋不已。
章旷继续给后面的人打饭。
有人提出疑问:“这炒菜好吃是好吃,但是别人不知道啊。我觉得这炒菜定价比同样材料的烩菜高出十倍价格都不过分,但问题是,怎么让人们都知道这一点呢?”
司马光举手:“这个简单。”
“只要我们带着家里人去吃,应天酒楼的名声远播还会远吗?”
讲道理,其实在应天书院读书的人,身份名气,都是东京二流官员子弟,真正的一流官宦子弟,那都在国子监。
但这群人发动父叔之后,问题还大吗?
现在东京消费主义盛行,他们父叔要是吃了应天酒楼的菜,第一时间就得请上司来吃。
到时候再来个上行下效,从上到下的闻名,最多花不了十天半月。
大家也一点都不怀疑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要知道大宋一年的酒税收入,就比汉、唐全年的财政收入都高,只有盛唐时期的财政收入才能比宋的酒税高。
酒是谁喝的这事儿,在2025年都不是什么需要思考才能知道的事儿,更别说在北宋了。
大家都很清楚,官员们在这方面消费非常恐怖。
他们聊的热火朝天,章旷也在听。
虽然章旷拥有领先时代的思维,但实际上思维碰撞依旧很有效果,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办法,很多都是章旷短时间内也想不到的细节。
在这些熟悉东京官场的学生们的交织下,有关酒楼的运作模式,也已经在章旷大脑里成型了。
已经给所有人盛完饭的章旷,这才开口:“我会拿出学院一部分资金,进行投资,创建一家全新的,不同于以往生意模式的公司。”
“所谓公司,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
“这家公司的初步投入将会由应天书院提供,其运转的技术由我提供,这家公司将为应天书院提供社会实践岗位,未来你们都要在这家公司实习,才能毕业。”
大家一边思考一边吃,主要是太饿了,既然有人说用不着自己说,那就可劲儿吃。
嘴里大口大口的,自然说不出话来。
章旷说的多,他们思考的多,一时之间也就没人说话。
章旷想了一下:“学院里有没有善于算数的?”
人群中,有几个人举起了手,有人犹犹豫豫。
而有人意气风发,一副非自己莫属的模样。
而有人看到有的人举起手后,自己举起的手也就放下去了,明显对他们是服气的。
大家互相对看之后,最后剩下两个人举着手。
章旷点了一个:“你叫什么?”
“贾宪!”
贾宪?这个名字太熟悉了,高次幂开方的创造者。
增乘开方法这东西,西方一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才搞出来。
贾宪绝对是个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天才,在整个中华历史上,都排名前几,和祖冲之等人不分上下。
他在应天书院?也对,他老师好像是钦天监的数学家楚衍。
想到这里,章旷捏着下巴思考了起来。
贾宪未来绝对是最顶级的人才,但要说现在,如果有办法把楚衍搞过来任职,是最好的。
章旷点头之后看向另一个青年:“你叫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