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状元公耍马戏 (第2/2页)
但……应天书院作为国学,就是官方机构,朝廷又没说书院不允许卖酒。
章旷直接钻了脆弱的大宋法律的空子。
而酒楼的装修,也和别的店铺完全不同。
别的店铺基本分成两种。
一种是隐私极强的,说白了就是妓院。
一种没有任何隐私,全是大堂,桌子多就是胜利。
而应天酒楼直接从形式上完全区别于现在的所有店铺。
从门外起,就是摊子。
没有别的,门口两个摊子,一个卖煎饼果子,一个卖馒头。
在这个挑担卖炊饼都能一个月赚一栋小楼的时代,真正的馒头毫无疑问是降维打击的。
而煎饼果子,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根本想都想象不到的美味代餐。
而这是应天酒楼的门外台阶下。
台阶上,是左右两块。
左边是熟食肉食区,右边是散酒区。
如果说煎饼果子和馒头摆在楼外,就是移动摊点的话。
那么熟食区散酒区就等于现在东京餐饮规则里面的固定摊点。
往里走,是一楼大厅,粗茶淡饭,售卖面,盖饭。
吃饭的时候配合一碗盐油茶。
是给码头工人其他类型的工人准备的。
对应的是茶坊。
再往里走,是用带窗的影壁稍微隔了一下,但实际上能看过去的真正的大厅。
可以点菜,对应的是脚店。
再往里,是一个花园,花园做了植物造景安排,放了一些花鸟盆栽。
然后围着这儿往里走,全是单个房间,也就是包间。
对应的是正店。
应天酒楼就是冲着不守规矩来的,章旷故意把严格等级制度的所有类型店铺,全部安排在了应天酒楼。
这种安排在现代是极其常见的。
但是在这个时代很罕见。
但,经历过现代饮食发展的章旷很清楚,味道才是一切。
只要做的好吃,口碑起来了,能覆盖一切。
所谓的环境清幽吃个环境的那些店,的确不会倒,但在真正的强势餐饮面前,还是有点不够看。
章旷要用炒菜,来重塑人际关系。
把五种不同的人,至少在时空上,先聚集在同一个地方。
至于其他改变,当然要慢慢来。
到目前为止,大宋的商业对比以前,已经有了惊人的转变。
以前,坊、市分离,做生意的只能做生意,住人的只能住人。
现在,坊市一体,不限制店面房子的性质。
以前宵禁。
现在没有宵禁。
但目前为止,还只有沿街的大店面做生意。
这种在历史上已经非常罕见的商业浓郁度,在章旷看来,还不够。
所以,院子里面扩展出来做生意,是在帮东京城的人打样。
目前东京城百分之十的区域可以做大生意,百分之十的地方可以做小生意。
百分之十的地方可以做点耍耍生意(非专职生意)。
剩下百分之七十,都是不可撼动的私人区域。
章旷要打穿所有的墙壁,把百分之百的区域都变成可以做生意的区域。
当然,最终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做生意,而只是说,生意可以选择任何楼面来做,进一步打穿限制。
只有这样,才能毁灭士大夫们对于商业的垄断。
要知道现在能做大生意的店都在世家手里,能做小生意的店都在大小官员手里。
真正的百姓,在朝廷大员们眼中的贱民们没法做生意,始终富裕不起来。
章旷这些天还是在这个东西上投入了心血的。
这边的酒楼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那边,大相国寺的人注意到了应天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