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兵强马壮者为之 (第1/2页)
陈尧咨其实年轻时候就跟着他父亲搬家到了东京附近住下,所以刚来这儿时,也是章旷一样的意气。
只是那时候陈尧咨还不太看重读书这回事儿,没当回事。
在东京待久了,才看出了门道,于是勇夺状元。
如今看到章旷,就像是看到了一个比自己年轻十岁的自己。
看到了一个可以不犯错误的自己。
陈尧咨用多年没有用过的乡音:“你龟儿为啥子不当官?”
“老辈子,”章旷:“因为加所以不说也阔以。”
蜀地的人,就是这么喜欢说顺口溜,就是这么喜欢押韵。
神经,惹得陈尧咨陈尧佐都笑了一下。
陈尧佐把仆人手中的灯接到了自己手掌中,头一撇,示意仆人退下。
一群人退开。
陈尧咨这才开口:“那你为什么写反诗?”
潜台词就是问,你想当皇帝?
蜀地嘛,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
这个地方,一直持续到派出所都配枪的时代,都还有人相当皇帝。
章旷:“不是反诗。”
陈尧咨:“?”
这你也好意思否认?
章旷:“我纠正一下,首先,那是一首词,不是诗。”
“其次它也不反,字里行间的精神非常的正面,非常的蓬勃向上,非常积极。”
陈尧咨陈尧佐两人对视。
这就不好说了啊。
这是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自古成王败寇,假如真成了,当然就非常正面,非常蓬勃向上积极进取了。
但如果输了,那就反到不能再反了。
陈尧佐:“你就不怕有人用这首诗攻击你?”
章旷:“怎么会,我又不当官,不会得罪任何官员,谁会攻击我?”
陈尧咨咳嗽了一声:“就算你这不是反诗,这也是个雷,以后随时都会有人用他炸你。”
说完之后,陈尧咨没感觉到章旷害怕,随即笑了起来,这才有胆气嘛。
陈尧佐掌灯往前,陈尧咨三人往里走。
陈家花园里,有一个倒映亭,水不大,但能倒映出一个完整的亭子。
湖侧曲水流觞。
没有下人跟过来,陈尧咨才开口:“为什么这个时候来陈府。”
章旷很老实:“遇到点事儿。”
“对于我是很大的事儿,对于您来说是个小事情。”
陈尧咨咳嗽了一声,章旷立刻上前搀扶。
刘安元越发疑惑了,这老头还需要人扶着?
不能吧?
陈尧咨:“你仔细说说。”
章旷简明扼要:“我开了家酒楼,有竞争者闹事,需要有打手,于是就找人建立了纲运队伍,名义上送货实际上对付暗中来的麻烦。”
“今天纲运队伍刚刚成立,旗帜一挂,立刻有人挑衅,驾船撞击我们的船,于是我们的人就跳上对方的船打了起来,对方死了七个。”
陈尧咨:“你是说,有人驾船撞击你们的货船逼停你们意图行凶,然后你们奋起反击,制伏了凶徒?”
章旷:“对。”
这事儿对陈尧咨不是事儿,对任何大宋士大夫都不是事儿。
整个东京,每天死他百十来人,一年也才死三万。
要知道大宋各地一年会有十万人来到东京以及附近的地方找活路。
死三万算什么?
但,无主之人死了就死了,有主之人死了就麻烦了。
麻烦有三。
第一,后台比不比得过。
第二,后台有没有理由站台。
第三,能不能压住不上官面。
这事儿对陈尧咨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但是对任何普通人来说,那就是全家满门抄斩的重罪。
具体是怎么回事,完全看怎么说。
问题是,陈尧咨为什么要帮忙。
闲的吗?
陈尧咨:“老夫也活不长了,对方还得活很久。”
陈尧咨是没有儿子,但不是完全没有子侄,本来父亲那一代的族亲,也都是迁移到了这片大平原上来,陈家在这儿置办了非常多的产业,其中也有不少年轻人。
但以前陈尧咨有两个儿子,没想过培养这些年轻人。
现在儿子没了,想培养这些年轻人晚了。
他们连字都不认识,陈尧咨门荫的机会都不敢给他们,害怕他们成为敌人进攻自己的弱点。
现在陈尧咨都快死了,干嘛要最后帮章旷站台呢?
这个问题,对于现代人来说,那简直是轻轻松松轻而易举就能找到答案。
对于古人来说,就很艰难了。
“百年之后,我给您抬棺材。”
这是现代人的说法。
陈尧咨疑惑不解。
章旷改成了这个时代的人的说法:“我为您丁忧三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