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限期三年的传说级任务 (第2/2页)
“没事”
洛珞转过身再次说道。
抬起头,目光扫过满脸担忧的温岚、远处停下动作投来探询目光的张涵予,以及周围陷入短暂停滞的剧组人员。
“被光闪了下眼”
洛珞随口说道,随即他指向监视器:
“刚才那条怎么样?放一遍!”
“……很好!这条过了!”
很快,洛珞的声音终于穿透了风雪和机器余音,再次响了起来。
这场在救援行动中,点燃发动机的重头戏居然一条过,这让众人不由的也欢呼了起来。
“准备下一场吧”
洛珞随意的吩咐道,跟其他任务不同,这次他没必要着急在哪一场戏上去把它完成了,甚至也不急着去【剧本游戏】里看看。
先完成今天的拍摄再说。
……
上午的拍摄任务结束后……
“道具组,道具组!”
工作人员老钱拿着刚打印的数据报告,习惯性地一脸焦急地小跑过来:
“洛导,那个……主喷口第二十六号单元的辅助散热板,供应商那边送来的新样品,红外温感反射率跟我们要求的目标值还是差0.8%!您看要不要……”
按照之前洛珞的“吹毛求疵”,这肯定又是一轮漫长的返工和问责。
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导演的雷霆或叹息。
洛珞接过报告,目光扫过数据,竟然只是轻轻“嗯”了一声,随手将报告递给旁边的温岚。
“记录在案,后期光效看看能不能微调补偿一下,这条能用就先这样,不耽误拍摄进度。”
他语气平常,甚至带点安抚:
“抓紧把下个场景的车载镜头准备好。”
老钱愣住了,温岚接过报告的手也顿了一下,难以置信地看着洛珞。
之前连2毫米的齿轮磨痕都要X光检测确认的人,现在面对0.8%的光反射偏差,竟然……就这么放过了?没批评?没要求立刻解决到小数点后三位?
空气似乎安静了几秒。
“啊……好的!明白,洛导!”
老钱反应过来,声音里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狂喜和巨大的迷惑,转身就跑,生怕洛珞反悔。
温岚看着洛珞平静的侧脸,又看看手中的报告,心中的疑虑更深。
预算压力似乎骤然减轻,但这突如其来的“宽容”,让她莫名觉得……很不真实。
午休间隙……
张涵予端着盒饭,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了正和摄影师交流下个镜头构图的洛珞身边。
“洛导”
张涵予斟酌着开口:
“刚才那场戏,您看我最后那个抬头看行星发动机的眼神,是不是少了一点面对这种终极造物时……内心深处的敬畏感?要不要我再来一条?”
这是张涵予的自省,也是他适应了洛珞高标准后的习惯性精益求精。
洛珞转过头,认真地看着张涵予。
他没有像之前那样,立刻给出极其精准的细微调整要求,反而带着一种宽慰的平静笑了笑。
“已经非常好了”
洛珞拍拍他的肩膀:
“你眼神里的那种孤注一掷、背负一切的沉重感和那最后一丝希望的火光,比纯粹的敬畏更复杂,也更符合刘培强在那个生死时刻的状态,这条的情绪厚度足够了。”
张涵予有些意外。
能得到“非常好了”的评价,在洛导这里绝对是极高的赞誉。
尤其那句“比纯粹的敬畏更复杂”,更像是一种对他表演内在逻辑的理解和肯定,而非严苛的指正。
他紧绷的神经也随之放松下来,那份因角色而生的沉重感仿佛找到了共鸣点,让他由衷地点头:
“谢谢洛导,我明白了。”
接下来的拍摄日,整个剧组的氛围发生了微妙而显著的变化。
洛珞依然专业、高效,指令清晰的执导着整个剧组的工作。
但就连心再大的工作人员,也不难发现,他眉宇间的寒霜总算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稳自信的从容。
当道具组为新布景中的一处“废旧地下城管道”送来几种做旧样品时,洛珞没有再用他那恐怖的【洞悉之眼】去挑剔每一道刮痕的新旧程度和方向,只是快速扫了一眼,指了指其中一种:
“这种风化感更贴近废土末世,可以。”
干脆利落。
拍摄一组在“领航员空间站”内部舱段的长镜头调度时,动作指导因为演员走位出了一点小瑕疵而紧张兮兮地申请重拍一条。
洛珞在监视器前回放后,却挥挥手:
“空间感出来了,情绪连贯性没问题,这点小瑕疵在动感的镜头里不明显,过了。”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连布景组递上需要签字的、某个场景预算超支的单据时,洛珞也只是快速扫了一眼,语气平静地说了声“知道了”,便签下了名字。
没有任何质疑,没有要求解释。
这种转变让整个剧组都随之松了口气。
最大的变化,也许是片场夜晚。
以往收工后,洛珞总是脚步匆匆地直奔道具车间或办公室,反复推敲图纸细节,翻阅技术资料直到深夜。
而现在,他会在片场多停留一会儿。
有时是耐心地和年轻的工作人员交流技术,声音不再那么冷硬;有时会走到巨大的行星发动机模型前,抱着双臂,静静地看着。
不再是审视,更像是在欣赏一件宏伟的艺术品,或者……是在展望着什么更加宏大的未来。
偶尔,他和刘艺菲并肩站在模型前低语时,刘艺菲能看到他眼中闪烁的不再是焦虑,而是一种纯粹的热爱与探索的光芒。
这光芒,让刘艺菲悬着的心真正放下了。
她知道,那个被沉重任务压得喘不过气的爱人,已经调整好了状态,找回了属于他的节奏和信念。
她不知道洛珞之前忧虑困惑的是什么,如今有了的思路和方向又是什么。
此刻,《流浪地球》剧组这部庞大的“方舟”,在洛珞悄然松弦之后,却仿佛卸下了无形的镣铐。
虽然依旧是重工业级别的严谨作业,却在轨道上跑得更加沉稳、自信,甚至…焕发出了更蓬勃的创作生命力。
越过那颗巨大的木星,向着更加深邃的宇宙深处,稳稳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