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368章 春节前的多物理场控突破

第368章 春节前的多物理场控突破

第368章 春节前的多物理场控突破 (第1/2页)

按照洛珞的指示,李卫国去重新布置了验证方案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再次回到了洛珞思考的“推演室”。
  
  此刻洛珞已经吃完了饭,视线再次回到了白板上。
  
  “洛总,您这段时间在研究杨-米尔斯方程吗?”
  
  李卫国视线同样紧紧锁在那片写着[A,A]和协变导数D的公式区域,那数学结构散发出的力量感与艰深程度,远超处理磁漏本身所需。
  
  那句堵在喉咙口的疑问,终于冲破了震撼的屏障问了出来。
  
  洛珞闻言缓缓转过头,并不意外李卫国会有此一问,不过这还真不是他的兴趣使然。
  
  “工程需要罢了”
  
  洛珞平静的说道,这是实话。
  
  起码在夸父工程彻底落地之前,他是没打算研究任何数学问题的,如果有……那就是工程需要。
  
  但在李卫国听来,洛珞的语气平静得甚至有点随意,好像他说的不是什么千禧难题,而是在谈论刚才饭菜的味道一样,波澜不惊。
  
  “磁漏扰动、热失控、激光偏转……多物理场耦合到这种程度,常规流体力学加电磁模型力不从心,杨-米尔斯框架处理这种复杂非线性耦合,视角更锋利些。”
  
  洛珞拿起一只红色马克笔,在“非阿贝尔规范场”几个字上轻轻画了个圈:
  
  “你觉得这是纯粹的兴趣?”
  
  他微微歪头,视线扫过李卫国那震惊的表情,把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笑意藏在眼底:
  
  “只是接触了些皮毛,正好拿来当个工具刀。”
  
  ‘工具刀?’
  
  李卫国在心里无声的咆哮了一句。
  
  白板上那些在外行看来完全陌生的符号,是宇宙最深处的弦律,是规范场的圣物,是让无数顶尖头脑撞得头破血流的物理圣杯!
  
  而在眼前这个年轻人嘴里,它们就是……工具刀?
  
  这轻描淡写之下掩藏的,是何等恐怖的底蕴和信心?
  
  “那可是千禧难题的门槛啊,洛总!物理皇冠上最重的宝石!您现在解这个……是为了‘夸父’的磁屏蔽?”
  
  不过话说出口他又突然反应过来,对一个能在湍流世界里凿出光滑解、又能用规范场论来给磁场“锁边”的人来说,这种形容本身就显得苍白了。
  
  闻言,洛珞的眼神终于从白板上抬起,投向这位激动异常的老教授。
  
  “目前的目标只是借它的思路”
  
  洛珞放下笔:
  
  “用它来驯服我们磁笼边缘那些躁动的‘尾巴’,让激光能笔直穿透磁场的罗网。”
  
  他顿了顿:
  
  “不过……推导的过程中不得不深入一点,这理论背后的数学结构。”
  
  随即他的声音低沉了些,一丝不加掩饰的、有些神往的光彩出现在他的眼眸里:
  
  “这背后的数学结构,确实……美得惊心动魄,非交换的纤维丛联络,相位场的拓扑缠绕……”
  
  这微妙的情绪变化没有逃过李卫国的眼睛。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在总设计师的背后,那个纯粹的学者心性被这个巨大的谜题瞬间吸引了一瞬。
  
  “那……您以后,有时间了,会往这个方向深挖下去吗?”
  
  李卫国忍不住追问,语气中带着强烈的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间接触碰这个物理界的皇冠之一,如果洛总真的对他感兴趣的话……恐怕对他来说解开只是时间的问题吧。
  
  洛珞闻言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突然微微摇头,似乎是在驱散某种极具诱惑力的召唤:
  
  “等夸父真的追到太阳的那天吧”
  
  他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近乎承诺的认真:
  
  “我或许……会去那片汪洋里游一游。”
  
  李卫国看着洛珞沉静的侧脸,那上面又恢复了惯常的、面对庞大项目压力时的坚毅神情。
  
  他心中的震撼此刻已完全转化为了一种强烈的认同感。
  
  他没有说空洞的鼓励,而是用极其肯定、如同陈述一个事实般的语气说道:
  
  “如果真有那天——由您去攻克质量间隙,我觉得……”
  
  他微微加重了语气:
  
  “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句话不是奉承。
  
  是基于过去几年目睹洛珞在多个领域突破极限、特别是他对复杂体系惊人洞察力和数学能力的理性判断。
  
  他真切地相信,如果世界上有谁能让那困扰学界半个多世纪的难题松动,眼前的青年必定位列其中,甚至是最有希望的一个。
  
  洛珞闻言,没有过于谦虚或直接否定,只是很淡地点了下头,算是回应了这份对方的这份信任。
  
  他转过身,重新拿起马克笔,目光地聚焦在几个关键的耦合项上,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务实:
  
  “好了,磁漏的‘锁扣’模型刚有个雏形,需要尽快验证核心环节,老李,你那边磁体场分布的基础数据……”
  
  对话就此自然地结束,李卫国立刻收敛心神,点头道:
  
  “数据包已经上传到您那了,随时可以调取。”
  
  很快,这间推演室里,再次只剩下笔尖划过白板的沙沙声。
  
  那片写在墙上的、关于宇宙基本力的深邃数学,在工程任务的牵引下,正悄然化作捆缚狂野磁能无形的绳索。
  
  而关于它更深处的秘密,则被暂时封存,留待名为“未来”的试卷,然后再由洛珞亲手写上答案。
  
  ……
  
  接下来的日子,沪上超导磁体系统工程中心沉浸在一场前所未有的高强度、高精度攻坚战中。
  
  空气中弥漫的不再仅仅是液氦的冷冽和电子设备的嗡鸣,更添了一种精神高度集中的凝滞感。
  
  在研究所工作的科研人员都很清楚,其实加班最多的并不是刚遇到难题的时候。
  
  那段时间往往是一筹莫展,纵然拼命的加班也无济于事,往往是又辛苦又没成果。
  
  反倒是试验有了进展时,大家的动力一下子足了起来,甚至开始大量的自愿加班起来,干劲十足,尤其是洛珞和李卫国这两个学术带头人。
  
  在这样的氛围下,洛珞的推演成果迅速转化为一系列极其具体的、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实验指令和设计修改方案:
  
  在微型磁笼与邻近激光通道、冷却流道之间,不再追求传统的“强屏蔽”,而是设计微纳尺度的梯度过渡区域。
  
  这些区域的表面并非光滑平面,而是布满了特定形状,洛珞称之为“相位引导槽”的微沟槽或凸起阵列,其尺寸和间距根据超算模拟的场分布计算结果精确排布。
  
  磁体外壳的边缘,按照洛珞推导的应力张量分布,进行了非对称的材料增厚与挖减。
  
  原本追求均匀美观的外形变得犹如一件扭曲的现代雕塑,但在洛珞看来,这正是为了平衡磁压、热应力、机械支撑等多重载荷的“最优形态”。
  
  在微型磁体周围的关键“溢出场”区域周边,增设了微型化的主动补偿线圈阵列。
  
  它们本身产生的磁场强度不大,但其频率和相位必须与主磁体场的变化精确匹配。
  
  洛珞要求团队开发前所未有的高精度、毫秒级实时相位调控技术,使得补偿线圈在每次主磁场脉冲启动的瞬间,根据预设的“相位谱”,精准地注入反向或特定的“微扰”,抵消或干扰那些导致光束偏转的关键涡流形成路径。
  
  这一部分代码的逻辑,直接由洛珞基于路径积分补偿模型的核心算法提供。
  
  针对冷却系统,洛珞放弃了追求全局高流速的方案,要求进行冷却流场的精细化分区设计。
  
  在靠近磁漏强区和高涡流热源的“热点”周围,设计微流体通道构成的涡旋热沉结构。
  
  这些小尺度涡旋并非无序湍流,而是被设计用于快速捕获并高效导走局部热点能量。
  
  针对材料热膨胀系数差异问题,洛珞将之前解决微观界面“伪弹性崩溃”的经验引入,在关键的结合部位采用更先进的金属-陶瓷梯度复合材料层间,其热膨胀系数从金属侧到陶瓷侧平滑过渡,有效降低了形变应力。
  
  同时,借鉴“龙鳞-G1”的设计,在高温部位的关键热界面嵌入特殊设计的微尺度空腔缓冲结构,用于吸收瞬间的热冲击。
  
  ……
  
  理论的宏伟蓝图落实到实验台上,简直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拉锯战。
  
  时间很快进入了严冬,临近春节,基地外已有稀稀落落的年味开始弥漫,但中心内部却与节日氛围绝缘。
  
  李卫国指挥的团队一丝不苟地执行洛珞的改造方案。
  
  事实上,即便有了引路者,和解决的思路,但试验也未必是一帆风顺的,前几次集成测试结果就很令人沮丧。
  
  几何重构后,部分区域的机械稳定性下降;微型补偿线圈的响应延迟超标,导致相位补偿失败,甚至在某些工况下产生新的干扰;引入的纳米薄膜在极端温度下发生预期外的性能退化。
  
  质疑的声音不可避免地在部分工程师私下交流中出现。
  
  “这想法太……超前了吧?”
  
  一位负责线圈集成的工程师在深夜加班调试失败后,疲惫地对着同事低语。
  
  整个中心的气氛如同沪上冬日那阴冷的湿气,沉闷而压抑。
  
  洛珞几乎全天泡在推演室或实验工坊,反复审视数据,调整模型参数。
  
  不过失败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简直是至理名言。
  
  在洛珞指导下,团队采取了更严苛的筛选标准:
  
  关键部件进行100%低温性能测试;补偿线圈驱动器完全重新设计,甚至动用了为更高频微波设备准备的储备器件;纳米薄膜的沉积工艺被优化,引入原子层沉积技术以提升均匀性和热稳定性。
  
  一次深夜的全系统低温预实验,当主磁场启动的瞬间,安装在激光通道旁的高速磁通传感器第一次清晰地捕捉到:
  
  在预期存在的微观瞬时磁畸变区域,纳米薄膜表面测得的杂散场强度显著低于未涂覆的参考样品!
  
  同时,优化后的补偿线圈阵列成功地在激光束监控摄像头的图像上,将光束的晃动幅度抑制了超过30%!
  
  “有效了!洛总!那层膜,还有线圈的相位……有反应了!”
  
  负责激光监控的年轻研究员熬夜通红的眼睛里爆发出光芒。
  
  这一微小但明确的信号,瞬间提振了整个团队的士气,也证实了洛珞理论的正确方向。
  
  当然了,曙光就意味着更艰难的爬坡。
  
  虽然单个效应有抑制迹象,但整体系统距离洛珞要求的激光偏转稳定在0.1毫弧以内、所有局部热点温度峰值可控的目标还很远。
  
  几何、磁场、热流三者之间的耦合干扰依旧复杂。
  
  超算模拟不断揭示新的相互作用点:补偿线圈产生的热影响到了高精度反射镜的镜面形状;微流体涡旋热沉的流量调配稍有偏差,反而在局部产生了新的扰流源。
  
  洛珞不得不频繁开启【拯救者勋章】的“超频状态”,每天的机会都不能浪费。
  
  那短暂的八分钟,成了他洞悉复杂系统核心矛盾的决定性时刻。
  
  他能看到多物理场数据流被慢放、解剖,各干扰源的传递链条和主导权重被快速标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