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370章 3D电影的未来居然是动画片?

第370章 3D电影的未来居然是动画片?

第370章 3D电影的未来居然是动画片? (第1/2页)

对于温岚说的那些跟风者,洛珞丝毫没有在意的打算,类似的事他在前世已经看的够多了。
  
  至于想往拾光这艘大船上靠,意图搭个顺风车的,自有温岚等人去应付,总归烦不到他的头上。
  
  他的关注点则是另一个方面,低头翻阅着那份报告,手指划过一串串数据,头也没抬:
  
  “4月份前能搞定就行,档期是次要的,无论是五一档还是暑期档都是一样,档期再好,电影院没装足够的耳朵,戏也没法唱。”
  
  他的目光停在最新统计的数字上:
  
  截止2009年1月底,全国可兼容高品质3D放映,无论是主动快门式和偏振光式,加一起的数字影院银幕数量,已经突破了六百块。
  
  这个数字,让洛珞的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
  
  因为远比“原本”时空这个时间点要高得多。
  
  温岚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接口道:
  
  “确实,我们的‘大动作’引发的连锁反应,比预想的要大,虽然当初我们上马真3D实拍和巨幕拍摄时,很多人,包括业内都觉得我们疯了,是钱多烧的。”
  
  她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城市轮廓,不远处一家新开的影院正在动工,里面三分之一都是3D荧幕。
  
  “但总有人,不会只看笑话。”
  
  温岚转过身,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
  
  “在《地心历险记》凭老式单机3D在08年内地爆出高票房之前,拾光映画要上3D巨制的消息,早就在圈内顶尖的那批人里传开了。”
  
  “我们有技术规划,有研发投入,这份架势,足以让一小部分真正的‘赌徒’和具备长远眼光的跟风者动心。”
  
  洛珞闻言终于抬起头:
  
  “愿者上钩?”
  
  这倒是让他有些意外了,他和拾光提前把《流浪地球》搞出来,这是跟前世相比最大的区别,只是他也没想到居然还真会掀起波澜。
  
  即便当时网上的呼声再高,那些所谓的业内“专业人士”再不看好他,但在华国的人口基数下,总会有人愿意相信他的。
  
  或者就像温岚说的那样——赌一把!
  
  “何止是上钩。”
  
  温岚走回桌前,指着报告里的关键数据:
  
  “像万达、金逸这样的院线巨头,嗅觉最敏锐,他们的一部分新建或改造旗舰影院,从08年中期开始就要求必须预留升级为主动快门式或双机偏振光式高端3D系统的接口,甚至部分直接同步安装了设备。”
  
  “目标很明确——就为了能第一时间放映我们拾光映画的‘真3D’作品,他们是相信拾光的品牌和技术投入能带动真正的3D观影浪潮。”
  
  “那批犹豫观望的港资背景影院呢?”
  
  洛珞问道,他想到了报告中提到的另一股力量。
  
  “这部分最有意思”
  
  温岚眼中笑意更深:
  
  “他们未必笃信3D未来,但纯粹是赌徒心态,他们看到拾光赌了,看到有巨头跟进搭硬件了,就愿意下个‘小注’。”
  
  “08年下半年,有不少原本计划普通改造的厅,临时追加预算装了基础的偏振光设备,想蹭我们的顺风车,规模不算太大,但零散积累起来,数量很可观。”
  
  “还有几家像博纳、光线这种二线但野心勃勃的制作公司,偷偷摸摸地也搞了技术不成熟的3D试水项目,银幕自然也就跟着升级了部分,这些人,纯粹是被拾光提前掀起的浪头裹挟着往前冲。”
  
  洛珞靠在椅背上轻笑了一声,全世界都以为他是赌赢了,而且是一惯的逢赌必赢,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从来都没赌过。
  
  “所以……你是想说……”
  
  洛珞沉吟了一声,下了结论:
  
  “不是《地心历险记》带火了3D银幕,是我们拾光提前搅动了这池水,让第一批鱼浮了上来,反而让《地心历险记》那些仓促的转制版搭了顺风车,也让更多的影院在《地心历险记》大卖后看到了更明确的‘钱景’,投入更大?”
  
  “对!现在银幕总数,就是结果。”
  
  温岚用力点头:
  
  “虽然还有大量影院在观望,虽然市面上已经出现劣质3D转制圈钱电影在透支热情……但对我们而言,六百块……”
  
  “不,等到3月底4月初,这个数字很可能会逼近七百甚至八百块!这已经为我们《流浪地球》的首轮放映构建了远超预想的基础。”
  
  洛珞闻言点了点头,这发展态势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
  
  虽然他其实很清楚,外面的盛传和温岚的想法是有点“自恋”的,因为即便没有拾光天翻地覆的搅合这一通,原本时空里,3D荧幕的增长也不会很慢。
  
  尤其是在《阿凡达》上映时几乎达到了一个巅峰,而在《阿凡达》打造出的新纪录后,大家又再次跟风,开始疯狂的新一轮建设。
  
  只不过如今有了他的存在,导致这个进程被提前了不止一点。
  
  更重要的是……当时《阿凡达》的票房成绩,沾了3D电影刚扩张的大便宜,毕竟《地心历险记》看票房就知道,并没有太多人看过。
  
  所以当时大部分人都把《阿凡达》当成了首部大型3D科幻片。
  
  当然了,非要从技术上较真的话,这么说也无不可。
  
  毕竟《地心历险记》只是数字3D的试水者。
  
  它采用的还是传统双机水平并置拍摄系统,依赖分光镜生成左右眼画面。
  
  不仅需手动调整双机同步与视差,场景调度受限,而且双机物理间距导致边缘畸变,远景立体感弱,实拍中动态场景易出现重影,需后期手动修复。
  
  但是《阿凡达》就不同了。
  
  无论有部分人再怎么不喜欢它的剧情,觉得过于普通也好,还是降智也罢,但都不可否认卡梅隆的厉害。
  
  他自研的Fusion3D摄影机将双机改为垂直放置,通过45°半透半反镜分光,使光轴交汇点更接近人眼瞳孔间距,乐意显著提升立体自然度。
  
  还有实时监看技术,虽然以他的眼光来看已经落伍了,但在这个时代,能够搭载虚拟摄影机系统,导演可即时预览CG角色与实景合成的3D效果,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拍摄控制,已经很了不起了。
  
  而且双方的虚拟制作与特效整合,放映技术与观影体验都不在一个量级上。
  
  《阿凡达》无论是放眼全球,还是仅看国内,他的技术都对得起他那居高不下,好几年才被打破的票房记录,以及他独一无二的地位。
  
  只不过……现在可没有《阿凡达》什么事了。
  
  虽然他影响不了对方在国际上的整体票房水准,以及那近乎不要脸的一再重映,但华国的第一只螃蟹,他就别想吃了。
  
  《地心历险记》用的是传统3D,他的《流浪地球》可不是。
  
  也就是对外他们只公布了拍摄总成本十个亿,要是算上前期设备采购,引擎升级,后期制作等一系列他们自己人力物力的付出……总成本已经超过30个亿了。
  
  估计这个数字要是两年前爆出来,圈内恐怕会一边倒的骂他脑残了。
  
  不过这带来的效果也完全不同,起码这3D电影的第一只螃蟹,他是吃定了。
  
  而温岚也体会到了洛总的前瞻性,这30多亿花的完全值得,即便《流浪地球》上映后票房完全赚不回收益也没关系。
  
  钱这种东西花在当下,但利在将来。
  
  “现实时间线……有的影院和公司甚至是等《阿凡达》引爆才仓促行动,慢太多了。”
  
  他无奈的想着,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随即,他坐直身体:
  
  “《流浪地球》的上映时间点,不看档期了,就以你说的那七百甚至八百块高质量3D银幕投入常态运营为基准!银幕就位一部,《流浪地球》的光,就能照亮一部。”
  
  “当耳朵足够时,华语硬核科幻的第一缕曙光,就该冲破地平线了。”
  
  温岚深吸一口气,仿佛已经感受到了那即将到来的热潮,她郑重应道:
  
  “明白!我们会密切监控,随时准备,让地球开始流浪!”
  
  随即,洛珞又交代了一些上映的注意事项。
  
  “对了,洛总,还有件事您看要不要参与一下。”
  
  温岚突然拿起另一个文件递给洛珞,这次不是他们公司的事,但既然提到了3D市场的布局,那就一并问问洛珞的意见吧。
  
  如果没有这次谈话,她自己跟张嘉文协商做主的话,估计是会直接参与其中的。
  
  “央视动画有限公司?与华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开发3D技术?”
  
  洛珞看着文件名惊讶的读了出来。
  
  是的,温岚说的正是央视同样打算开发3D技术的事,而且竟然是独树一帜的从动画领域入手。
  
  “他们倒是很有先见之明”
  
  洛珞摇头失笑道。
  
  作为一个演员,他对于动画领域倒是并没有太多关注,因此还真不知道央视的这通操作是本就存在的,还是又是被他这只蝴蝶煽动翅膀影响的。
  
  但无论哪种,这个操作都像他说的那样,是个很有智慧的决定。
  
  洛珞的语气带着一丝赞赏的笑意,却让温岚微微睁大了眼睛。
  
  她的提议原本带着浓厚的“人情往来”色彩。
  
  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平台,在过去的项目审批、宣传资源乃至某些隐性支持上,对洛珞个人的影视剧乃至整个拾光映画的项目,都展现出了超出常规的便利和倾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