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好好学习 (第1/2页)
甘宗亮那一声报告,铿锵有力,在屋子里回响。
刘清明看着他,郑重地点了点头。
甘宗亮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最后的决心,但他没有立刻转身去执行命令,而是看着刘清明,提出一个请求。
“书记,我们东山村民兵,想最后再搞一次训练。”
他的话里带着一丝恳求。
“交枪之前,让我们再穿一次武装,走一遍队列,打一次靶。就当是……跟过去告个别。”
刘清明没有立刻回答。
他能理解这份感情。对于这些把半辈子都和枪绑在一起的庄稼汉来说,那不只是一块铁,是荣誉,是责任,也是一种精神寄托。
直接收走,太冷硬了。
“可以。”刘清明同意了,“我批准了。不光是告别,也是为了让全乡的人都看看,我们云岭乡的民兵,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谢谢书记!”甘宗亮再次敬礼,然后猛地转身,大步流星地冲出了院子。
片刻之后,一阵急促而密集的敲锣声,划破了东山新村的宁静。
“铛!铛!铛!铛!”
这声音,是东山村最紧急的召集令。
泥石流来的时候,敲过。
进山剿匪的时候,敲过。
每一次响起,都意味着有大事发生。
一栋栋崭新的安置房里,门被猛地推开。
一个个身影从里面冲了出来。
正在吃饭的,放下了碗筷。
正在聊天的,停住了话头。
正在院子里拾掇东西的,丢下了手里的活计。
他们跑得很快,目标明确,朝着村子中间的空地汇集。
有的人一边跑,一边往身上套着那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往腰间系着武装带。
刘清明站在甘宗亮家院子里,看着手表。
不到三分钟。
空地上已经站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自动排成了整齐的队列。
三百多人,鸦雀无声。
刘清明走出院子,甘如柏和甘新华跟在他身后,三个人都面色严肃。
队伍的最前面,站着一个姑娘。
是谢芳。
她也穿着一身武装,手里紧紧攥着一杆大旗。
旗帜是红色的,上面用黄线绣着几个大字:“东山村民兵营”。
旗帜在微风中展开,那几个字格外醒目。
她站得笔直,脸上没有了之前的羞涩,只有一种庄严。
甘宗亮跑到队伍前列,整理了一下队伍,然后转身,跑到刘清明面前。
“报告刘书记!东山村民兵营,应到三百三十九人,实到三百一十七人!队伍集合完毕,请您指示!”
刘清明上前一步,面对着整个队伍。
他看着这些朴实的脸,看着他们身上那股子不一样的劲头。
“稍息。”
刘清明开口了。
“同志们,战士们。东山村民兵营,成立于四十六年前。这四十六年来,你们守卫过村庄,抗击过洪水,抓捕过罪犯。你们多次得到上级的表彰,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也是一支光荣的队伍。”
“我,刘清明,为曾经能与你们并肩作战,感到自豪。”
他的话,让队伍里不少人的胸膛挺得更高了。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是为了结束一段历史。这面光荣的旗帜,我们会永远传承下去。我们云岭乡的民兵营,会重新组建,会更加适应新的形势。”
“你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会成为乡民兵营的骨干。而其他的人,也将在各自的岗位上,开始一场新的战斗。”
“这场战斗,就是跟贫穷战斗!”
“我们首先要摘掉云岭乡这顶贫困的帽子。我相信,凭着我们这股战斗力,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
“所以,大家不必可惜,我们从来没有改变过,只是换了一个战场。”
刘清明说完,后退一步,向甘宗亮示意。
“开始吧。”
“是!”
甘宗亮转身面向队伍,发出了洪亮的指令。
“全体都有!向左转!跑步……走!”
“目标,乡人民武装部!”
三百多人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在水泥路上跑动起来。
那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在安静的乡间小道上回荡。
这个场面,很快就引来了镇上群众的围观。
人们从街边的店铺里,从家里走出来,站在路边,看着这支队伍。
“这是……东山村的民兵?”
“这么大阵仗,是干什么去?”
“好多年没见过民兵拉练了,真带劲!”
队伍一路跑到了乡人民武装部的院子里。
在这里,他们领到了自己封存的武器。
当冰冷而熟悉的枪身回到手里时,很多民兵的手都颤抖了一下。
他们仔细地擦拭着,检查着,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眷恋。
随后,在甘宗亮的带领下,队伍徒步进入了乡里的训练场。
最后一次武装训练,开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