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战略合作 (第2/2页)
刘清明说:“没办法,都是穷闹的。不自己想办法找出路,就只能祖祖辈辈受穷。”
叶希圣点头:“说的是啊。不过,还是得有刘书记您这样的带头人。为什么以前的云岭乡,就想不到这些办法呢?”
刘清明没有接这个话茬,而是直接问道:“那么,叶厂长对我们这个战略合作,有兴趣吗?”
叶希圣沉吟片刻。
“刘书记,这可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啊。”
刘清明说:“任何改革,都是从尝试开始的。其实在南方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订单式农业已经不稀奇了。只不过,像我们这样,以一个乡的规模,和一个大型国营药厂进行深度捆绑的,确实还很少见。”
叶希圣叹了口气,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是啊。民营企业决策灵活,老板一句话就能定。我们国企不行啊,做个决定要层层上会,反复讨论。会上决定了,还要上报主管部门审批。这一来二去,黄花菜都凉了。很多时候,大家就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谁也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他看着刘清明,又补充了一句:“更怕的,是辛辛苦苦栽了树,最后是为后来者做嫁衣。”
这是国企领导普遍的心态。
刘清明很清楚这一点。
他说:“叶厂长说的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困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另一面。”
他身体微微前倾。
“国企改革,是中央一直在关注,并且大力推动的大方向。这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社会稳定。在改革的道路上,任何一条被证明是成功的新路子,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
他直视着叶希圣的眼睛。
“叶厂长,你觉得,这份成绩,难道不值得我们去争取吗?”
叶希圣的心猛地一跳。
成绩!
对一个国企领导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两个字更有吸引力?
如果这个合作模式真的成功了,那他叶希圣的名字,就会和“国企改革创新典范”联系在一起。
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成功,更是政治上的资本。
刘清明看出了他的动摇。
“叶厂长,风险和机遇总是并存的。就看我们有没有抓住机遇的勇气。”
叶希圣的呼吸变得急促了一些。
他沉默了几秒钟,像是在做最后的权衡。
终于,他抬起头,朝刘清明伸出了手。
“刘书记,能和你这样有魄力的年轻干部合作,是我叶希圣的荣幸。我干了!”
刘清明也伸出手,与他有力地握在一起。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两人相视一笑,算是初步达成了这份战略合作的意向。
当然,具体的合作细节,还需要双方团队进行漫长而复杂的谈判,不可能三言两语就敲定。
而且,叶希圣心里还有最后一丝顾虑。
他需要看到省纪委调查组,那份最终的、白纸黑字的调查结论。
……
第二天。
李海风率领的省纪委调查组,从云岭乡返回了省城云州。
他们没有片刻耽搁,立刻将整理好的调查报告,呈送到了省委书记林峥的办公桌上。
几乎就在报告送达省委的同时,叶希圣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得到了消息。
他的人告诉他,调查报告不仅完全否定了举报信中的所有内容,更是用详实的数据、大量的走访记录,高度评价了云岭乡和云州制药厂的合作协议。
报告中指出,这份协议是新时期下,乡镇企业与国营大厂合作的有益探索,是帮助贫困乡镇实现自我造血的创新模式。
报告还特别提到了刘清明。
说这个年轻的乡长,思路开阔,敢想敢干,一心为民,是基层干部中的优秀代表。
叶希圣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了下来。
他立刻给蔡国强打了电话,让他马上组织一个专门的谈判小组,准备和云岭乡对接战略合作的全部细节。
与此同时,省委书记办公室。
林峥放下了手中的报告,靠在椅背上。
这份报告的内容,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刘清明的那些奇思妙想,那些超前的布局,让林峥都感到惊讶。
这个年轻人的身上,仿佛藏着一个无穷无尽的宝藏,总能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带来巨大的惊喜。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内线。
“慎行,你进来一下。”
很快,大秘书方慎行快步走了进来。
“书记。”
林峥将那份报告递给他。
“立刻把这份报告,连同附件,全部复印,要印的清晰。然后,你亲自安排一个最稳妥的人,今天就坐飞机,把东西送到京城去。”
方慎行接过报告,看了一眼封面,心里微微一动。
他知道这份报告的分量。
“是,书记,我马上去办。”
方慎行转身离开,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