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设计任务书(求7月7日周一追读) (第1/2页)
对于东夏【慈航工程处】来说,当前阶段他们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守候那跨越未知维度的,【游子】的回音。
当看到屏幕上跳出数据流的一瞬间,林向东代处长先是一喜,继而心里一紧。
欣喜的是【游子】终于有了联络,距离上一次献祭已经过去了四十多个日夜,按照之前游子的说法,哪怕是第一次使用了刺激性药剂,恢复期也没有这么长。
对于他们这些始终守候在这里的人来说,超出的每一天,都是如坐针毡,倍感煎熬。
林向东只能期望是游子太忙,被某些事耽搁了,千万千万不要是出了什么意外。
如今新一轮的传送信号抵达,总算是让慈航的这几位工作人员心里松了下来。
而随之而来的担心,源自于屏幕上显示的传输重量。
上次传送结束后,慈航工程处对机密仓进行了扩建和改造,一个高精度的地磅被放置在了信标下方,当传输重量显示出来时,林向东心提到了半空。
不会是游子受了什么伤,或者遇到了什么万分紧急的情况,急需增援吧。
他甚至顾不上严格执行消毒程序,抓起一个面罩扣在脸上,便一头撞开了机密仓沉重的隔离门。
万幸,虚惊一场。
平日严苛的应急处置演练此刻发挥了作用。整个慈航工程处如同精密的齿轮组瞬间飞速转动,将指令传输到每一个端点。
平安讯息以最高优先级飞向两位东夏领袖的案头,跨界物资分配向各核心研究所,物料调配指令有序调整,各项工作任务被有条不紊地拆解、分配、传达。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解析,那些源于异界、与现实物理法则格格不入的“离奇需求”,乃至“游子”自身可能都未曾明晰的深层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世界技术人员能理解、能执行的具体技术项目,并分配给合适的单位。
很快,东夏军工东方工业集团麾下的航空光电研究所,负责光电视觉系统的工程师许彦峰,就接到一个来自军方的特级加密文件。
送文件来的是一名年轻的校官,在签署完相关的保密协议之后,对方将设计任务书递给了这位总工程师。
“你们这是瞎搞!”许彦峰只匆匆扫了几页,就把文件放回了桌面。
“小同志,我不知道你的上级是哪里来的,但他肯定一点都不懂技术。”
“外行指导内行,莫名其妙!”
“平视显示器,核心参数是什么?视场角、虚像距离、亮度对比度、分辨率刷新率、延迟时间、眼盒范围、阳光负载安装位置……等等这些参数呢?没有参数,你们不是在开玩笑吗?”
“应用场景呢?匹配平台呢?需求指标呢?啥都没有!就让我闭着眼睛设计?这不是瞎搞是什么?”
许彦峰所说的平视显示器,也被称为HUD,是最早应用在战机上的一种投影显示技术,让驾驶员可以无需低头观察仪表盘,就能将重要参数投影在驾驶员正前方的视线范围内。
在民用领域,这一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车辆的仪表替代,已经算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了。
正因为成熟,许工程师才会对这个莫名其妙的设计要求感到无比愤怒,这帮官僚实在是一点都不愿上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