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密室灭门案 (第1/2页)
清晨五点十七分,唐云凡的手机铃声划破了寂静。他猛地睁开眼,窗外还是一片漆黑。来电显示是局里值班室。
"唐队,城东别墅区发生命案,一家五口全部死亡,现场很诡异。"值班警员的声音里透着紧张。
唐云凡瞬间清醒,一边快速穿衣一边问道:"具体什么情况?"
"报案人是家政阿姨,说按门铃没人应,用备用钥匙开门后发现全家人都...都没了呼吸。最奇怪的是,门窗都从内部锁死,没有破坏痕迹,死者身上也没有明显外伤。"
唐云凡眉头紧锁:"通知老陈和小李,二十分钟后现场集合。"
挂断电话,唐云凡站在镜子前整理警服领口时,注意到自己眼下浓重的黑眼圈。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起离奇命案了,前两起还没完全结案。他深吸一口气,拿起车钥匙冲出门去。
城东"翡翠湾"别墅区是本市有名的富人区,案发的18栋是一栋三层现代风格别墅,周围绿树环绕,环境幽静。唐云凡到达时,现场已经被警戒线围起,几辆警车和救护车的灯光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格外刺眼。
"唐队!"警员小李快步迎上来,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震惊,"太诡异了,您得亲自看看。"
法医老陈已经蹲在客厅中央检查尸体,见唐云凡进来,抬头推了推老花镜:"五个死者,两个成年男女,应该是夫妻,三个孩子,最大的十岁,最小的才两岁。"
唐云凡环顾四周,客厅整洁有序,没有打斗痕迹。五具尸体分别躺在沙发、地毯和儿童椅上,姿势自然,像是突然睡着了一样。最小的孩子还抱着一只毛绒兔子,安静得如同一个被遗忘的玩偶。
"死亡时间?"唐云凡蹲下身,仔细观察成年男性死者的面部。
"初步判断是昨晚九点到十一点之间。"老陈轻轻翻动死者的眼皮,"瞳孔散大,面部有轻微青紫,可能是窒息,但没有挣扎痕迹,也没有常见窒息死亡的特征。"
唐云凡戴上手套,小心检查门窗。所有窗户都从内部锁死,门锁完好,没有被撬痕迹。他注意到餐桌上还放着没吃完的晚餐和半杯红酒,仿佛这个家庭的生活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
"空调开着。"小李指着墙上的控制面板,"但很奇怪,温度设定在16度,这大夏天的,谁会开这么低?"
唐云凡走近空调出风口,伸手感受气流:"现在出的是冷风,但昨晚..."他忽然停下,目光落在客厅角落的鱼缸上,"小李,你看那个。"
鱼缸里几条金鱼漂浮在水面,已经死亡。旁边的小茶几上,一个装饰用的香薰蜡烛完全熄灭,蜡油凝固成不自然的形状。
"缺氧..."唐云凡低声自语,然后转向老陈,"能确定是窒息死亡吗?但什么窒息方式会不留痕迹?"
老陈皱眉思索:"如果是毒气,会有特殊气味;如果是机械性窒息,会有挣扎痕迹。除非..."
"除非是惰性气体。"唐云凡接话道,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氮气、氦气之类的,无色无味,吸入后直接导致缺氧,受害者甚至不会意识到危险。"
小李倒吸一口冷气:"那不就是...安乐死用的那种方法?"
唐云凡快步走向空调控制面板:"凶手可能通过空调系统释放气体。小李,立刻联系技术科,检查这套空调系统有没有被篡改过。老陈,重点检查死者血液中的氧气含量。"
接下来的六个小时里,现场勘查紧张有序地进行。技术员拆开空调外机,发现了异常改装——一个额外的储气罐连接在管道上,可以通过遥控释放内容物。
"唐队,您猜对了。"技术员指着那个金属罐,"这是专业级的氮气储罐,容量足够排空整个房子的氧气。"
与此同时,老陈的初步尸检报告也证实了唐云凡的推测:"血液检测显示所有死者都严重缺氧,肺部有典型惰性气体窒息特征。死亡过程应该是平静的,他们甚至没意识到自己正在死去。"
唐云凡站在别墅二楼的走廊上,看着墙上挂着的全家福。照片中,男主人英俊挺拔,女主人温婉美丽,三个孩子笑容灿烂。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家庭,为何会遭遇如此残忍的灭门?
"查清楚这家的背景。"他对小李说,"特别是男主人的社会关系,能有这种专业知识和手段的凶手,一定不是普通人。"
调查很快有了突破。死者林建国,42岁,是本地一家化工企业的CEO;妻子周雯,38岁,曾是大学化学系讲师;三个孩子都在国际学校就读。表面看是模范家庭,但随着调查深入,一些异常浮出水面。
"唐队,林建国的公司最近正在与'新科化工'进行一场关键谈判。"小李汇报说,"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谈判非常激烈,几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新科化工的老板是谁?"
"赵天明,45岁,有化学工程博士学位,早年曾在国外研究气体应用技术。"小李顿了顿,"更巧的是,我们调取的监控显示,案发前一天晚上,赵天明的车曾在别墅区附近出现过。"
唐云凡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带他来问话。"
赵天明被带到警局时表现得异常镇定。他穿着考究的西装,头发一丝不苟,眼神中透着知识分子的自信和些许傲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