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不再是本报记者乐正军 (第1/2页)
第四部三跃龙门总第84章不再是本报记者乐正军
新闻大厦唐城晚报体育部,午后3点。
空气里飘荡着咖啡的焦糊味、油墨的微腥,以及一种被高强度报道榨干后残余的亢奋与疲惫。
阳光斜穿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堆满稿纸、样报、吃剩外卖盒的凌乱桌面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几何图形。
乐正军坐在自己的角落工位,屏幕上是刚整理好的燕河假球案后续追踪资料,光标在署名栏“记者乐正军”几个字上,无声地闪烁。
公门靖一那如同冰碴子般的声音,仿佛还在他耳膜上摩擦:“乐正军…你这名字,看着别扭!改!改个笔名!干我们这行的,名字就得像把刀子,亮出来就得让人心里咯噔一下!你现在这名字,软趴趴的,顶不住风浪!”
那话糙理不糙的“别扭”二字,像根小刺,扎进了乐正军心里。他盯着自己的名字。乐正军——端正,规矩,带着祖辈期望的厚重,却少了点他此刻需要的、劈开混沌的锋芒。
他想起了《天元美女执黑丹气妖娆屈人》刊发时,报业大楼里那无声的震动;更想起了昨夜《国足之殇!保级生死战惊爆假球疑云!》这篇核弹级的报道,在印刷机轰鸣中射向全国,掀起的滔天巨浪。他的名字,似乎真的有点…承载不住这搅动风云的分量了?
“啧。”他轻轻咂了下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这微小的动静,在相对安静的午后编辑部里,却像丢进池塘的石子。
“乐子,琢磨啥呢?”体育部主任窦笑挺着标志性的啤酒肚,手里捧着那仿佛焊在手上的保温杯,溜达过来。杯盖上的枸杞可怜地上下沉浮。他刚跟总编室通完电话,脸上还残留着被表扬后的红光,以及应付各地媒体轰炸催稿的烦躁,“假球案的后续盯紧点!全国的眼睛都盯着咱们呢!”
乐正军抬起头,眉骨上那道十字星疤在屏幕反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头儿,我在想…换个笔名。”
“啥?”窦笑的声音瞬间拔高八度,保温杯盖子差点飞出去,惊动了整个编辑部。几颗脑袋像地鼠一样,从格子间后面齐刷刷冒了出来——主笔周明顶着鸡窝头和布满血丝的眼睛;学者王鸿文从厚厚的体育年鉴后抬起睿智沉静的脸;巨人管战艰难地把自己庞大的身躯从狭窄的工位里“拔”出来;老记者赵洪刚放下了他盘了20年的紫砂壶;苏晴和叶柔两位女记者也从稿件堆里抬起了头;连美编高雅也停下了在绘图板上的涂抹。
“改名?乐子,你这名字多好!听着就正气!”赵洪刚第一个发言,老成持重,“咱们这行,名字就是个符号,文章硬才是真道理!”
“老赵,话是这么说,”周明推了推滑到鼻尖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书呆子气的兴奋,“但笔名确实有讲究!你看金庸古龙,那笔名多带劲!乐正军…嗯…是稍显…嗯…传统了点。”他绞尽脑汁想找个不那么伤人的词。
“传统?我看是太板正!”管战嗡声嗡气地接话,他两米的身高让他的声音自带混响效果,“乐子这两篇报道,《天元》写棋坛仙子写得灵气四溢,《国足之殇》捅假球窝子捅得那叫一个狠准稳!这风格,这劲头,哪像个规规矩矩的‘乐正军’干出来的?你得换个跟你文章一样炸裂的名字!”
“对对对!”苏晴眼睛一亮,“乐哥写稿子,那气势,简直像钻天入地,无所不能!搅得体育新闻界风起云涌!我看哪,就像那…”
“孙悟空!”叶柔清脆的声音如同银铃,瞬间接过了话头。她刚从一堆球迷来电记录里抬起头,脸上带着熬夜的苍白,眼睛却亮得惊人,“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火眼金睛,一根金箍棒扫尽天下妖魔!乐哥你不就是这样?《天元》里慧眼识美人,《国足之殇》里棒打假球鬼!叫‘孙大圣’!响亮!霸气!提神醒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