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跟手机抢眼球 (第2/2页)
台下几位老编辑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周明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像是被勾起了什么回忆。
“现在呢?我们的报道越来越像机器翻译——‘某队胜某队,某某得分最高’。读者为什么要看我们?网上3秒就能刷到比分!”
后排有年轻记者偷偷点头,前排几位主任则交换了一个眼神。
“所以,我的第一步——记者必须回到现场。不是隔着屏幕看直播写稿,而是去更衣室听教练骂人,去球迷区听他们对吼什么,去球员通道看谁最后一个加练。”
体育部的几个年轻记者眼睛亮了。老赵咧嘴一笑,冲旁边人低声道:“早该这么干了。”
岳正军切换幻灯片,屏幕跳出几组数据——竞争对手的点击量、短视频播放量、互动率。
“有人说,纸媒死了。我说,死的不是纸媒,是懒人。”
台下响起零星的笑声,但很快又安静下来。
“我们缺技术吗?不缺。我们缺的是把技术用对地方。比如——”
他点开一段视频,是某场比赛的360度全景回放,“
如果我们给每篇战报配一个这样的短镜头,读者会不会更愿意点开?如果我们用AI实时生成战术图解,老球迷会不会更愿意分享?”
技术部的几个人开始低声讨论,高渐设微微颔首,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了几笔。
“最后,我想说说体育部的‘人’。”岳正军语气忽然柔和下来。
“我们部门有跑了30年奥运的老赵,有能一眼看出假摔的周老师,也有刚来3个月就能写出爆款的新人小林。”
他目光扫过台下几个同事,“但他们现在像什么?像一群被按在板凳上的替补——有劲没处使。”
体育部区域爆发出一阵哄笑,老赵笑得最大声,还故意举手做了个“换人”的手势。
“我的计划很简单——如果我竞聘上这个主任,首先,我转身就拱手相让——体育部实行「轮值主任」制。每一个人都是主任,主任的担当,主任的鞠躬尽瘁。在体育部放进10条鲶鱼,谁不拼命跑,就会被吃掉。其次,设立足球、田径、游泳、体操、搏击5名首席记者。让首席的头衔,成为他们头上的榨油机。三,创办燕河省第一份《体育专刊》。四、为体育部每一位记者配备松下卢米克斯数码相机和瑞姆细化缩放录音机,培养他们成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全能型记者。
台下开始有掌声,起初零星,随后连成一片。几个年轻记者甚至举起手机录像。
会场彻底安静下来。
“今天,我没有豪言壮语。我只想说——新时代报人的特质,是跟手机抢眼球!”
最后一句话落下,掌声如雷。老赵站起来用力鼓掌,周明微笑着推了推眼镜。合上笔记本,转头对潘总编低声说了句什么,后者轻轻点头。
岳正军走下台时,后背的衬衫已经微湿,但嘴角却扬起一丝久违的轻松。
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这场比赛,他已经拼尽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