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正式组建县党委 (第1/2页)
海蜇明白,面对党旗,此时此刻大家心潮澎湃的思绪,便提议唱《国际歌》来抒发忧国忧民的心情。
“书记同志,你起头吧!”
海蜇清了清嗓子,低声且有力地吟唱:“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他们唱的声调不高,可唱得整齐浑厚震撼心灵。歌声让海蜇好像又看到扬子江畔衣衫槛楼的乞丐,看到饿殍遍野,看到街边冻死的路人,看到女人们领着头上插着稻草正准备出卖的孩子,看到脖子戴着木枷的农民,嘴里唱着歌,心里流着泪。
歌唱完了,五个人沉默着又坐下,海蛎子提起水壶看了看炉膛里的火势,再添加些煤炭,几个人都低着头没有人说话。过了好一会儿,牟童咳嗽了一声:
“安喆书记,我带来一张昨天的报纸你看看吧。”
说着,牟童从怀里拿出一份报纸递给海蜇。那是一份《半岛晚报》,头版新闻题目是:国军占领大别山。海蜇看着报纸上的新闻,摇了摇头。
“大别山易守难攻,是咱们红军天然根据地。但是,国民党派百万大军持续围攻大别山,再加上严密封锁,咱们红军的处境当然非常困难。我在武汉的时候就知道红军缺医少药,枪支弹药很难补充。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及时放弃大别山肯定是明智之举,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中国幅员辽阔,再换个地方,跳出包围圈,保存红军现有的实力,另外找个机会狠揍国民党反动派一样是胜利!”
海蜇边说边来回走动,其他人目光紧盯着海蜇,想听他的见解。
“海蜇,我干脆参加红军吧!”
“小舵子,你参加红军,队伍里只不过多了你一个吃闲饭的人,不疼不痒没多大用处。可是你在咱们日照县组织渔民兄弟农民兄弟,让他们都变成勇猛的红军战士,我看你就能发挥天大的作用。”
“那,我能当司令吗?”
“嘿!你以为你是响马山大王?还当司令?”
“让小舵子当压寨夫人!”
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驱散了刚才低沉的情绪。海蜇认为该办正事了,他环视大家,清了清嗓子:
“好了,咱们现在进入正题。今天的会议是临时会议,虽然只有咱们五个人,可是咱们代表了日照县十几万人的劳苦大众,咱这次会议有三个议题。第一个议题是,咱们几个人立刻深入到各乡镇村,
利用好现有的骨干力量积极分子,党员带群众,老人带新人,尤其是动员年轻人参加活动,构建基层群众组织,再从骨干人员中发展革命党员,进而成立党的小组。第二个议题是组织青壮年人建立自己的武装,只有拿起枪杆子,才能保卫党,推翻腐朽的剥削阶级,创立劳苦大众自己的政权。第三个议题是工作分工问题,要有具体计划有具体目标有具体行动。咱们首先讨论一下谁负责哪些镇的群众动员工作既方便又有利,效果最好?”
牟童看着海蜇,手拿一根小棍在地上胡乱划着:
“我负责石榴所、岚山镇、陈疃镇那一带的乡村,因为在你们还没有回日照县的时候,我已经在那里开展了多年的群众动员工作,有很好的群众工作基础,有一定的号召力。我动员的几位农民兄弟已经初步形成了斗争的骨干力量,他们在历年对恶霸帮主进行的斗争中均冲在第一线,并带动一大批穷苦百姓也敢于斗争,这些人将来可以发展成为我们的党员。”
“牟老师这几年很是辛苦,奔波在各个乡镇,但是有成果。就这么定了,牟老师继续负责那片地区。”
“我负责河山镇、南湖镇、两城镇这片区域怎么样?”
“小舵子有魄力,敢于担当!你在这几个镇有什么优势吗?”
“当然有优势啦!我姥姥家就是南湖镇的,我舅舅在河山镇是铁匠,有一大帮铁匠朋友,这就是优势!”
“行,你尽快把当地的穷苦百姓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做好斗争的准备,让郑老师当你的师爷!”
“我配合小舵子开展工作!”
“书记同志,我呢?我给我哥当帮手?”
“你呀,我想给你安排一个好差事!”
“什么好差事?”
石磨子看着海蜇,一脸的疑惑。
“让你到县衙门那里找个差事干!”
“啊?!有这好事?”
几个人瞪着眼睛瞅着海蜇,都觉得不可思议。
“前几天,我爹去给咱县政府的县长看病,那位县太爷说,让我爹推荐个人去给他当县保安团的副团长。条件是家必须是日照的,有文化的,能识文断字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当县保安团团副,他那个保安团长是土匪出身,大字不识,除了喝酒招惹是非祸害百姓外,他啥都不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县长要给他安插个脑筋机灵的年轻人看着他帮衬着他。我看这是个好机会,安排咱们革命党的人到县衙门谋个一官半职,一定能掌握官府的动向,对咱们开展工作非常有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