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蜇练兵 县令接旨要剿匪 (第2/2页)
海蛎子紧紧抓住海蜇的衣襟,小心躲避着山路上的碎石子,下山的路上避免硌脚也防着跌倒。
“牟老师的队伍训练有进步吗?”
“牟老师把他训练学生的办法用到村民身上,效果很好。村民有悟性,行进走步中规中矩,整齐划一,左转右转立正稍息有板有眼,真像是军营里训练有素的兵。”
“你教他们打枪了吗?”
“还没有教,咱们子弹有限,训练到必要时刻,我会让他们进行实弹射击。我训练他们携带枪支卧倒,弯腰跑步匍匐前进,寻找合适掩体等动作,他们也能掌握要领了,但是人与人相互掩护,相互配合还达不到要求。”
“这需要有默契感!”
“行啊,海蛎子!你能懂军事训练。”
“才不呢,我是跟你学的。小舵子那里有什么情况?”
“小舵子真有本事,拉起的队伍有二百多号人了,训练水平真不赖。你还记得赵德平吗?”
“记得,陶帮的人,没少帮着杜老虎干坏事,一家子都挺坏!”
“小舵子把赵德平也拉进队伍里来了!”
“啊?这能行吗?”
“十几年都过去了,愣头青也都变成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也没少吃苦受罪,还有点文化墨水,能懂些道理,所以他们会有进步思想,会反思自己的过去,反思自己走过的道路,我相信他们会有出息。现在干活训练都很积极,小舵子也看好他们哥俩。我让你做的军旗,你做好了吗?”
“做好了,中国工农红军鲁南游击纵队的大字衬托着镰刀锤头红色大旗,那真的漂亮极了,回家拿给你看!”
“走,回家!”
两个人兴奋地朝山下奔去。
他们喜欢在山涧的小路上走,回忆小时候爬山时,跌倒就哇哇大哭的糗事;他们喜欢在山涧的小路上走,回忆小时候攀爬山涧的大树,摘野果掏鸟窝的趣事;他们喜欢在山涧的小路上走,享受海风轻轻拂过稚嫩的脸颊带来惬意的清爽;他们喜欢在山涧的小路上走,静静聆听树叶们或吵闹或诉说衷肠或满嘴跑火车的高谈阔论或窃窃私语的咬耳朵,面红耳赤的争论谁俊谁丑,谁打扮的洋气谁土的像狗;他们喜欢在山涧的小路上走,欣赏阳光穿过树荫透过薄雾驱散黑夜的晨曦;他们喜欢在山涧的小路上走,徜徉在云山雾罩的茂密丛林间,徜徉在这座毗邻海洋却叫河山的层峦叠嶂山麓中。
太阳高照,无数海鸟在彩云中飞舞,海风在天空中劲吹,尖尖的教堂屋顶矗立着醒目的巨大十字架,哥特式小洋楼在明清古建筑簇拥下显得日照县城格外有韵味。县衙门的大门口有几个穿着黑色制服的警察,杵着支破旧的步枪在站岗,嘴里叼着根旱烟杆,鼻子里嘴里不住地喷着浓烟,几个人一边嘻嘻哈哈聊天一边在衙门口来回踱步,三角眼时不时瞅着大街上的行人。县衙大门开着,庭院里墙边停着一辆破旧老爷汽车,旁边还停放着一挂驴车。院子里的枫树随着微风轻轻摇摆,枫叶的身影也在地面在墙壁在屋顶晃动着。透过窗户能够看见苏县长正在一个较大的办公室里跟七八个人在开会,其中有几位副县长、保安团胡团长、副团长安以磨、县党部秘书长等人。县政府的房子结构跟庙宇差不多,秸秆覆盖着黑黑的房梁,到处是落满灰尘的蜘蛛网,挂在泥土坯砖等待昆虫自己送货上门,破报纸以及破香烟广告纸糊在墙壁作为室内美化装饰,有些香烟广告纸半脱落悬在墙壁,里面的泥土时不时自己掉下来。
除安以磨外,每个人嘴里都衔着根旱烟杆,虽然开着窗户,可是呛鼻子的烟雾仍旧充斥整间房屋。
“苏县长,上峰明明知道咱们这里的情况很不好,怎么还是下达没谱的命令?”
“是啊,苏县长。咱们没人没钱没粮没枪,拿什么去打土匪?”
“苏县长,土匪不来打咱们就算是中头彩烧高香了,咱去打土匪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今天上午县政府文秘股刚刚接到上峰通知,让他们立刻清剿浮来山以及其它通往临沂、潍坊等地要道上盘踞的土匪。其实,日照县政府过去几年都清剿过占山为王的响马,可基本都是无功而返。这一次上峰又下命令,让日照县防贼防盗,给当地民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生存环境,所以县长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商议剿匪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