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接到敌情 ,警察镇压土改 (第1/2页)
一众人等七拐八拐地走进一处很大的四合院,厢房里走出几位持枪的人,见是安喆亲自来这里,便默默地打开堂屋厚重的大木门,侧身请安喆进屋查看,这房间的面积好大,像是街边的戏园子,窗户被铁皮钢条封住,屋内很黑,看守房间的人手持灯笼给房间照明,又有人拿来了大型煤油灯拴在房梁垂下来的麻绳上作为照明灯,借助光亮能看清楚屋内地面整齐码放着许多绿色木箱。
“打开箱子!”
安喆令手持灯笼的人,打开自己跟前的木箱。那人拿出一串钥匙,打开木箱挂着的的铜锁,他掀开木箱盖,露出箱子里面摆放整整齐齐崭新的汉阳造步枪。
“哇!”
所有人都看呆了,自枪的准星到枪管再到枪栓,都散发出迷人的烤蓝光泽,枣红色的木制枪柄,也泛着油亮的光泽,枪把子攥了十来年了,一直用五花八门的枪,比如鸟枪、火铳枪、破的要散架的旧汉阳造枪,却从来没见过新枪是什么模样,没想到这次见到梦寐以求的新枪,不用说,新枪的威力肯定超过咱爷们手里这些破旧的家伙什,鲍老黑等弟兄们都默不作声,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木箱里面的新枪,完全不敢相信,这就是要送给咱这些大老爷们的宝贝?
“鲍先生,你都看到了,这些枪都是新枪,是苏大脑袋留下的看家宝贝,可也别说苏大脑袋无能,一个小县长,他竟然有本事能搞到这么多的新枪,就算是正规军也未必能搞到新枪,除非是老蒋的嫡系部队。苏大脑袋搞新枪是为了对付老百姓,对付鲍先生山大王。新枪既然落到我们红军手里,我就要让它保护老百姓的安危,保护老百姓手里的土地,保护老百姓的好日子!”
鲍老黑竟然鼓起了掌,其他几个当家的也跟着鼓起了掌,手下的弟兄们也有样学样地鼓起了掌,哗…哗…哗…!
“鲍先生,你会鼓掌?”
安喆的问话让鲍老黑有些尴尬,他扭着脖子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见过鼓掌,明白鼓掌的意思,但是我从来没有鼓过掌,我不知道怎么了,反正就是听你说这话我愿意鼓掌!”
“俺也见过人家鼓掌!”
站在后面的人,不知是谁喊了这么一嗓子。
安喆抬头看了看周边没搭腔,只是朝说话的方向摆了摆手算是谢意。
安喆指了指旁边的木箱,这只木箱要比其它的木箱小了很多。
“你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吗?”
没等鲍老黑开口回答,安喆顺手打开了这只木箱,鲍老黑一眼就看出木箱里面码放的是手枪,他激动地抓耳挠腮,两手直在自己身上来回搓。
“这…,这…,这也送给我?”
“当然!送给你两只手枪,其他当家人每人送一只手枪,鲍先生你看如何?”
“没…,没有‘如何’,没有‘如何’,我稀罕,真的稀罕!兄弟,你看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回去就给你上柱香,嘿,上柱香!”
“鲍老先生,你没看见我这大活人还在大口喘气吗?”
周边人听海蜇这么说,全都咧嘴哈哈大笑!鲍老黑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尴尬地嘿嘿傻笑。
“哟?是!是!是!”
鲍老黑用他的黑手挠自己的黑脖子,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
安喆赶紧打圆场,别让鲍老黑脸面挂不住:
“鲍先生,时候也不早了,让你们弟兄们扛走四十条枪,四挺捷克轻机枪,再拿走五支手枪,子弹拿走二十箱,明天我就安排工作组去给你们统计人数丈量土地。枪,不能放下,锄头也要扛着,习武种地两不耽误!”
“好!好!好!大顺匝,快去门口雇辆驴车,把咱的宝贝拉回家!”
“好唻,大哥!”
大管家赵来顺一溜烟儿地跑出去找车。
很快,枪支弹药都装好车,鲍老黑带着他的弟兄们就要回山寨,鲍老黑的几位当家人对海蜇他们几个人用土匪黑话江湖术语表达他们的谢意,比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类的话,海蜇也是再三叮嘱他们今后务必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做个好人正经人。不管鲍老黑他们能不能真正弃恶从善,依照他们信奉行侠仗义的江湖宗旨,肯定不会与红军为敌作对,肯定会拼死守护自己的土地,一定时期内也不会再祸害当地百姓,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土地革命的胜利成果。
天际边呈现梦幻般的橘红色,披着彩虹的云霞缓缓向遥远的东方飘逸,大雁排成人字形穿越火红的晚霞,蔚蓝色的海面点缀着无数白色帆船,大海的远处,波光粼粼的海水航行着喷着滚滚黑烟的东洋人巨轮。在金黄色夕阳映照下,海风轻轻吹拂,成群结队的海鸥在追逐嬉戏,泛起波皱的黄海是那么的宁静,是那么的沁人心扉,是那么的美轮美奂富有诗情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