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研究战斗地形 (第2/2页)
“哪不就是天冷了吗?”
“应该是,所以我们有时间早做动员做准备!当前主要精力放在这次战斗中,我们狠狠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也锻炼了红军纵队的军事素养,为将来参加更大的的战斗积累经验。”
能看出郑老师有点儿焦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海蜇,两手来回揉搓,时不时捡起地上的小木棍乱划,他又站了起来在屋内来回踱步,皱着眉头问海蜇:
“咱们撤到哪里?”
“临沂地区山高林密纵横交错,有水有粮有野果,是藏身的好地方。”
“几百号人一起走吗?”
“如果条件允许,咱们整个纵队可以集体行动,这样能保持较强的战斗力。不利的因素是目标太大,不利于隐蔽。我的意见是把队伍分成若干支队分头行动,同时各支队要保持联系,随时相互支援。”
小舵子插话:
“如果各支队走散了,互相联系不上该怎么办?”
“小舵子说的这种情况应该存在,各个支队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不惧战也不恋战,灵活机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但是终极目标是往西南方向行动寻找红军的主力部队!”
牟老师站起身来,双手掐腰呈现出坚强的神情。
“我完全同意海蜇的意见,毫无疑问今后的斗争会非常残酷,非常艰难。这是我们每一个革命者必须面临的现实,既要重视我们的困难,也要保持乐观主义精神,相信我们革命党必定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结束本次战斗后,咱们就奔赴新的战场,再聚会见面的机会将会很少,加油吧同志们!”
在场的同志们深沉地齐声高喊:
“加油!”
蛤蟆嘴是山脉之间相对宽敞且平坦的土路,理论上应该称之为“谷”,能看出下大雨时,蛤蟆嘴被周边山脉聚集的山水猛烈冲刷的痕迹。蛤蟆嘴位于日照县和莒县的交界处,土路两侧是高大茂密的桦树林,也有成片的枫树林。清晨,丛林间有一层薄薄的晨雾,初升的太阳把阳光投射到山峦,投射到丛林,投射到石沟,投射到草坡。瀑布小河水塘被一道道涂抹着金黄色的明亮光线所勾勒所描绘,令其美的像浓墨重彩的西洋油彩画卷。
晨光穿透薄雾,在潮湿的空气中编织出虚幻的光栅。一只蓝喉蜂鸟突然从覆盆子丛中振翅而起,翅尖搅碎了凝结在蛛丝上晶莹的露珠。它纤长的喙微微前倾,琥珀色瞳孔里倒映着螺旋上升的光柱,尾羽在气流中舒展成两片半透明的蓝宝石扇面。它小小的身躯飞悬在半空中微微抖动着游荡着,用它长长的喙探进比它还要大的黄色喇叭花里,贪婪地吮吸着里面的花蜜,也许是原本瘪瘪的肚儿装载了太多的花蜜,挺着滚圆小肚肚的它,舍弃还在流淌的花蜜,瞬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红顶鹛还有红腹锦鸡以及金黄色的鹦鹉在丛林中飞来飞去欢快地鸣叫着,一会儿自树冠俯冲到地面,一会儿又从这边枝头飞跃到另一边的树杈,一会儿又跟心上鸟卿卿我我,鸟儿们的追逐嬉闹给丛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带来了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刚刚进入秋天,山坡上的树林已经开始逐渐变色,有的树叶呈现翠绿色,有的树叶呈现黄色,也有的树叶呈现红色,远远望着蛤蟆嘴,起起伏伏的山峰配着五彩斑斓的茂密森林,在妩媚的晨曦衬托下,蛤蟆嘴像是世外桃源美丽极了。蛤蟆嘴小河边交叉路口有一座清代木制牌坊,上书“蛤蟆嘴”三个大字,落款是郑板桥。土路两侧,当地老百姓自己盖的歪七扭八的茅草屋,有的房屋用帆船的破旧帆布遮挡窗户和缺失的墙壁,有的房屋用树枝支撑行将倒塌的墙壁房梁。沿街还有许多由石板木板搭建用于经商卖货的摊位,路边墙角到处是随意丢弃的生活垃圾。蛤蟆嘴虽然一片狼藉脏乱不堪,但是肩挑车推人来人往的很是热闹,莫名其妙的是路口竟然有一座天主教堂,尖尖的屋顶矗立一根十字架,各种洋神仙的雕塑围绕着教堂,显得教堂神秘而又童话,乳白色的鸽子“咕咕咕”地叫着,在教堂门前撒着欢嬉戏,不停地啄食地面,即便偶尔起飞也飞得不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洋和尚们难道打算请上帝给当地老百姓脱贫?
海蜇一行人来到蛤蟆嘴,感觉这里的地形适合打伏击战,两边山林有利于战士埋伏攻击敌人,打完有利于迅速撤退。不利的是民众太多,容易误伤无辜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