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夜袭敌营 (第1/2页)
油布被猛地掀开,露出下面狰狞的木质巨兽。
那是一种姜恪从未在这个世界见过的造物,结构粗糙,却透着一股原始而恐怖的力量。
巨大的杠杆,沉重的配重石,还有那用来抛射石弹的皮兜。
碎骨者。
呼延灼的攻城利器。
“主公,是投石机!”徐庶的声音压得很低,里面透着一股无法掩饰的凝重。
不需要他提醒,姜恪已经看见了。
蛮兵们在后方忙碌着,用撬棍和绳索调整着那些巨兽的角度。
一名蛮族头目爬上其中一架,声嘶力竭地吼叫着,指挥手下将一块磨盘大小的石块,吃力地抬进皮兜里。
“嘎吱!”
杠杆被十几名蛮兵用绞盘缓缓拉下,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城头上的气氛瞬间变了。
刚刚还因击退敌人而欢呼的士兵们,此刻都安静下来。
他们看着远处那些狰狞的木兽,脸上的笑容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本能的恐惧。
刀剑砍在身上,人还能挣扎。可要是被那种东西砸中连完整的尸首都留不下。
“戒备!”张诚嘶吼着,声音都有些变调,“盾牌!举盾!”
可他自己也明白,寻常的木盾,在那种石块面前,跟纸糊的没什么区别。
远方,蛮族头目手中的令旗猛地挥下。
“砰!”
一声巨响,绳索被砍断。
巨大的杠杆猛然弹起,皮兜中的石块被狠狠地抛了出去,带着一股撕裂空气的尖啸,在空中划出一道高高的抛物线,朝着幽州城头砸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随着那块飞行的石头,时间在这一刻变得无比缓慢。
姜恪的瞳孔收缩,死死地盯着那块越来越大的黑影。
“轰隆!”
石块没有砸中城墙垛口,而是越过城头,重重地砸在了城墙内侧的地面上。
一声巨响,碎石四溅。
地面被砸出了一个半人深的大坑,两个躲闪不及的辅兵被飞溅的碎石击中,惨叫着倒地。
城墙猛烈地颤抖了一下。
士兵们的脸,瞬间白了。
紧接着,是第二发,第三发……
“轰!”
“轰隆!”
更多的石块被抛射过来。有的砸在城墙上,坚固的水泥墙体被砸得石屑纷飞,出现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凹坑。有的越过城头,在城内制造着混乱与恐慌。
呼延灼的战术变了。
他不再用人命去填那座血肉磨坊,而是用这种最蛮不讲理的方式,在远处一下一下地敲打着幽州城的骨头,消磨着守军的意志。
姜恪面沉如水。
他明白呼延灼的意图。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折磨。
接下来的两天,变成了地狱般的煎熬。
白天,“碎骨者”的轰鸣声从不间断。巨大的石块呼啸着砸来,每一次撞击都让整座城墙为之震颤,也让每一个人的心跟着颤抖。
士兵们只能蜷缩在墙垛后面,听着头顶石块飞过的呼啸声,祈祷着自己不要成为下一个倒霉蛋。
伤亡在不断出现,不是死于刀剑,而是死于这无法预测的天降横祸。
城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夜晚,蛮人会停止攻击,但城头上依旧灯火通明。
士兵们抓紧时间修复着被砸坏的城防,搬运尸体,救治伤员。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与焦虑。
那连绵十里的敌营,在黑暗中亮着无数篝火,一头沉默的巨兽,随时会再次张开血盆大口。
第三天,深夜。
王府,议事厅。
炭火在盆中燃烧着,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将几个人的影子投在墙壁上,摇曳不定。
姜恪站在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幽州城与城外的蛮族大营被精确地还原了出来。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眼眶下是浓重的青黑色,但他的目光却依旧锐利。
“他们的石头,慢下来了。”姜恪的声音有些沙哑,他伸手,将代表投石机的一个小木块,往后挪动了一点。
“是的,主公。”徐庶一身青衫,面带倦容,但思路清晰,“我让斥候冒险抵近观察过。他们从附近山里搜集的石料已经不多了,今天的投石频率,比昨天下降了三成。”
他顿了顿,又指向蛮族大营后方的一个点。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补给线太长。上万人的吃喝,不是小数目。根据苏小姐传来的最新情报,黑狼部的粮草,最多还能支撑五天。”
都尉张诚也在一旁,他身上的铠甲还沾着白日的尘土,脸上有一道被碎石划破的血痕。他听着两人的对话,忍不住开口道:“王爷,那我们再守五天!五天后,他们自己就退了!”
“不行。”
姜恪和徐庶,几乎是同时开口。
姜恪抬起头,看向张诚:“我们的兵,还能撑五天吗?”
张诚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这两天,城墙上的守军精神已经绷紧到了极限。
那种随时可能被巨石砸成肉泥的恐惧,比真刀真枪的搏杀更磨人。已经有士兵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