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七王之宴 (第1/2页)
晋王府的门前,挂着两盏比人还高的琉璃灯,将门前照得如同白昼。
姜恪从马车上下来,脚踩在柔软的红毯上,一股混杂着熏香、酒气与脂粉的热浪扑面而来。
他微微皱了皱眉,这股味道让他想起了这还是之前那个京城,那个将他扫地出门的牢笼。
身后的赵云澜沉默地跟随着,他高大的身躯穿着一身寻常的黑色劲装,但那股从尸山血海里浸泡出来的煞气,却比任何华服都更引人注目。
他只是安静地站着,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冷了几分。
“哟,这不是我们大嘉的镇北将军,五哥吗?”
一个浮夸的声音响起。
七皇子姜广龙行虎步地迎了出来,他穿着一身绣着金丝蟒纹的华贵紫袍,腰间的玉带上挂满了琳琅的佩饰,走起路来叮当作响。
他脸上挂着热络到虚假的笑容,张开双臂就要给姜恪一个拥抱。
姜恪不着痕迹地侧了半步,恰好避开了他的拥抱,只是拱了拱手。
“七弟费心了。”
姜广的手臂尴尬地停在半空,随即又自然地收了回去,热情不减地拍了拍姜恪的肩膀。“五哥说哪里话。你在北疆为国征战,吃尽了苦头,弟弟我不过是在京城里摆一桌酒,为你接风洗尘,应该的,应该的!”
他嘴里说着“吃尽了苦头”,眼神里却满是看好戏的玩味。
姜恪面色不变,任由他拉着自己的手臂往里走。“那就要多谢七弟的体恤了。”
宴会厅内,早已是人声鼎沸,觥筹交错。
当姜恪踏入大厅的瞬间,原本喧闹的声浪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停滞。
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或好奇或嫉妒,齐刷刷地投射过来。
这些人都是京城里有头有脸的勋贵子弟,他们看着姜恪,就像在看一个从传说里走出来的人物。
那个被贬斥的废柴皇子,如今成了手握重兵、威震北疆的“北境之王”。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他们心中五味杂陈。
姜恪对这些目光视若无睹,他的视线快速扫过全场,像是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然后,他的目光停住了。
在大厅的另一侧,有一个角落。那里不像别处那般喧闹,反而透着一种奇异的沉静。
几名气度不凡的文臣武将围坐着,他们没有高声谈笑,只是低声交谈,但整个宴会厅的重心,似乎都向那个角落倾斜。
而在他们中间,坐着一个身穿月白色长袍的青年。
他没有姜广那般张扬,也没有三哥姜匡胤那份伪装出来的宽厚。
他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手里端着一杯清茶,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认真地听着身边幕僚的谈话。
可姜恪的瞳孔却猛地一缩。
二皇子,秦王姜世民。
即便隔着半个大厅的距离,姜恪也能感受到那个人身上散发出的强大气场。
那不是靠华服或仪仗堆砌出来的威严,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与从容。他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自然而然地吸引着周围所有的人才与资源。
就在这时,姜世民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注视,抬起头,目光跨越喧嚣的人群,与姜恪的视线在空中交汇。
他没有说话,只是举起手中的茶杯,对姜恪遥遥示意,嘴角的笑容依旧温和,但那双眼睛,却深邃得看不见底。
姜恪心中警铃大作。
这个男人,才是真正的对手。
姜广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不过是些烦人的苍蝇。而眼前的姜世民,才是一头蛰伏在暗处,随时准备发出致命一击的猛虎。
姜恪面无表情地举起酒杯,回敬了一下,然后收回了目光。
“五哥,来,坐这边!”姜广将他引到主桌最显眼的位置,紧挨着自己。
酒宴正式开始,舞姬们鱼贯而入,丝竹管乐之声不绝于耳。
姜广频频举杯,言语间极尽吹捧,将姜恪在北疆的战功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周围的勋贵们也跟着附和,一时间,场面好不热闹。
姜恪只是安静地吃菜喝酒,偶尔应付两句。他知道,菜上得越丰盛,酒倒得越满,后面的戏就越精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姜广放下酒杯,拍了拍手,示意音乐和舞蹈都停下。
大厅里瞬间安静下来。
他清了清嗓子,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姜恪身后的赵云澜身上。
“诸位,光喝酒吃肉,未免有些无趣。”姜广朗声道,“我听闻五哥麾下的虎豹骑,天下无双,今日有幸,镇北将军的亲卫统领也在此。我手下有个粗人,叫李虎,最是好武,总嚷嚷着想见识一下真正的高手。不知五哥可否割爱,让你的护卫,和我这不懂事的校尉,为大家走上几招,活跃一下气氛?”
姜恪端着酒杯的手纹丝不动。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满座宾客的眼神都亮了起来,幸灾乐祸地看着这一幕。
他们都知道,七皇子手下的校尉李虎,是以武勇闻名京城的悍将,据说能力敌数人,在军中比武鲜有败绩。
七皇子这是要当众折辱姜恪,打他这个“北境之王”的脸。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姜恪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