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四百三十八章 对峙

第四百三十八章 对峙

第四百三十八章 对峙 (第1/2页)

朱高炽则独自乘坐一辆马车,他望着手中的玉佩,思绪万千。
  
  他想起父王朱棣曾对他说过的话:“皇孙殿下看似温和,实则胸有丘壑,做事往往出人意料。
  
  你在他面前,只需说实话、办实事,切勿揣摩圣意。”
  
  想到这里,他暗自打定主意。
  
  待会在东宫,他会客观陈述事情的经过,不偏袒任何一方,让皇孙殿下自行判断。
  
  半个时辰后,众人陆续抵达皇宫。
  
  皇宫的侍卫将他们领到偏殿等候,随后便有太监来传旨,让他们依次进入正殿面见朱雄英。
  
  第一个进去的是方孝孺。
  
  他走进正殿,只见朱雄英正坐在御座上,身穿明黄色常服,神色平静。
  
  方孝孺连忙跪倒在地,行了三叩九拜之礼:“老臣方孝孺,叩见皇孙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雄英抬手道:“方大人免礼,平身吧。赐座。”
  
  方孝孺起身谢恩,坐下后便开门见山:“殿下,老臣今日前来,是为皇家学院学员林鸣之事。
  
  此子在学院中公然诋毁圣人、质疑儒道。
  
  甚至煽动学员反对儒家,若不严惩,恐日后天下学子皆以悖逆为荣,我大明的教化大业将毁于一旦!
  
  老臣恳请殿下下旨,将林鸣废除学籍、流放三千里,以儆效尤!”
  
  朱雄英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问道:“方大人,你说林鸣诋毁圣人,可有具体例证?”
  
  方孝孺立刻答道:“当然有!此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说后世儒者曲解圣意,说宋朝尊儒却积弱是因为儒道无用。
  
  这些难道不是诋毁圣人、质疑儒道吗?
  
  圣人之道传承千年,乃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岂容此等竖子妄议?”
  
  朱雄英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看向方孝孺:“方大人,本王问你,圣人之道的核心是什么?”
  
  方孝孺一愣,随即答道:“自然是‘仁义礼智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雄英缓缓点头,继续问道:“既然圣人之道以‘治国平天下’为目标。
  
  那为何宋朝尊儒,却落得个‘靖康之耻’、偏安一隅的下场?
  
  而汉朝尊儒,却能北击匈奴、开拓疆土?
  
  难道是圣人之道变了?”
  
  方孝孺连忙道:“殿下,宋朝积弱,并非儒道之过,而是君主昏庸、权臣误国所致!
  
  汉武帝能成就霸业,是因为他重用贤臣、整顿吏治,与儒道本身无关!”
  
  “无关?”
  
  朱雄英冷笑道:“方大人,你这是自欺欺人!
  
  汉武帝尊儒,是取儒家‘大一统’‘君权神授’之理念,以巩固皇权;
  
  同时他又重用卫青、霍去病等武将,发展军事,这才成就霸业。
  
  而宋朝呢?一味强调‘重文抑武’,将儒家‘仁义’曲解为‘妥协求和’;
  
  甚至压制武将、忽视武备,这难道不是对儒道的误用?
  
  林鸣说后世儒者曲解圣意,难道说错了?”
  
  方孝孺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皇孙殿下的问题,正好戳中了儒家一直回避的痛点。
  
  朱雄英见状,语气缓和了一些:“方大人,本王并非要否定儒家。
  
  儒家之道,有其精华,亦有其糟粕。
  
  若一味盲从,不知变通,再好的学问也会变成束缚发展的枷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