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9章 不许歧视,不许打骂,人人有定位,行行出状元 (第1/2页)
晚上王小小把酥油和奶疙瘩拿回来。
王继丽拿到后,:“老大姑姑,明天我回去了。”
王小小皱眉看着她:“我这里饿着你啦?这么急冲冲就走。”
王继丽泪眼婆娑说:“老大姑姑,小叔逼我学习将近一个月了,我就是学不会数理化,我不要见他。”
王小小满头黑线,忘记了她是小学渣:“你不是喜欢种田吗?村里有个教授,会种田,你去和他学习。”
王继丽:“不教数理化对吗????”
王小小:“不教,只教种田。族里像你小学渣多吗?”
王继丽绞着衣角,偷偷看着她小声说:“有几个叔叔姑姑都不喜欢读书~~”
王小小捂着脸,咬牙道:“是不会,还是懒得学???他们数理化都是个位数??”
王继丽这下理直气壮了:“他们懒得学,我是怎么都学不会数理化~”
王小小低头不语,贺瑾听着他姐和丽丽的说话,就一直在写,写完后,交给王小小。
王小小拿过来看,王小小看着这份计划,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贺瑾的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族内人员学习能力评估与提升计划
第一条:摸底考核
1.区分学不会与懒得学两类人群。
2.进行语文、数学两科基础测试。
第二条:分级培训
1.懒得学组
有天分懒得学,先礼后兵。
一般天份,继续读,一直读到考不到及格为止,先兵后礼。
2.学不会组
开展职业技能定向培养。
农业班:由生物教授指导科学种田、畜牧养殖。
手工业班:由相关教授或族内工匠传授编织、木工、建筑、酿酒等技能。
卫生班:由医学教授培训基础护理、草药知识。
让每个人掌握至少一门安身立命的实用技能。
王小小加了一条。
第三条:不许歧视,不许打骂
无论学术研究还是农业生产,实现“人人有定位,行行出状元”的公平机制。
王小小把纸条交给贺瑾他他看到后,“姐,按照这个弄就行。”
王小小将计划书仔细折好,“就这么办。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会读书的去读书,会种田的去当专家种田。”
她看向王继丽,脸上露出了笑容:“听见没?回去就给你分到农业班,跟着教授学怎么把地种得更好。这下不用学数理化了吧?”
王继丽破涕为笑,用力点头:“嗯!我保证跟着教授好好学!”
这个世界百分之九十的人是普通人,普通人就不能读大学了吗?大不了学久一点。
也就是没有分科,到了后世,可以选择理科和文科的时候,丽丽也不会差,文科成绩都是90分以上。
说真的,即使不要理科,到了高考,丽丽靠着文科也可以考大专。
王漫回来的时候,花花已经煮好饭了。
晚饭后,王漫一丝不苟地帮忙收拾好碗筷,便从他那永远整齐的军用挎包里,拿出了几本崭新的课本和一本厚厚的习题集
他将其工整地放在炕桌上,然后看向正打算溜去厨房帮忙的王继丽,眼神清澈而专注。
他的语气平稳,不带任何商量的余地:“丽丽,今日的学习时间到了。昨天我们讲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你的掌握度是7%。经过一夜的睡眠记忆巩固,现在进行复习和习题演练,目标是将掌握度提升至20%以上。”
王继丽的脸瞬间垮了下来,求助般地看向王小小,嘴唇哆嗦着,眼看就要哭出来。
王小小在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这场“数理化拯救行动”必须由她来画上句号了。
她站起身,走到王漫身边,轻轻拉住了他的胳膊。
“哥,来,坐下,我跟你说点事。”她将王漫按坐在小马凳上,自己坐在他对面的炕上,确保能平视他那双充满逻辑与困惑的眼睛。
王漫顺从地坐下,但眼神依旧执着地瞟向课本,显然认为时间正在被低效利用。
王小小组织着语言,试图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解释,“哥,你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种树,对吧?”
王漫点头:“是的。根据植物学分类,有乔木、灌木、藤本……”
王小小赶紧打断,“停,不用举例,我的意思是,松树能长得又高又直,是做栋梁的好材料;苹果树能结出甜美的果子,大家都很喜欢;而柳树呢,它长不成栋梁,也结不出苹果,但它枝条柔软,可以编织筐篓,还能在河边固土,同样很有用,对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