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说话骚的很,要玩又不肯 (第1/2页)
武安在朝中没有消息渠道,只是从狄仁杰那里得知,这几天三省和吏部刑部要处理呈递的奏疏一下子多了无数倍,在这将近年关的时候工作量暴增。
同时,在这几天内,宫内以天后的名义,接连传出了三道旨意。
其一,说最近长安动乱不休,是太子监国失职。
其二,斥责郝处俊薛震等人罪同谋逆,而太子却毫无察觉,是为愚钝。
其三,说当今天子龙体不安,太子故意放任外界的流言蜚语传入宫中,惊扰天子清修,是为......不孝!
顷刻间,朝野震动。
这或许也是古今职场的某种共通之处,老咸鱼们混吃等死,但永远会有人像泰迪一样自以为可以日天日地。
只不过,古代官场一旦发生真正的地震,所有人都不用走坐牢审判的流程,而是带着自己满门老小,干脆利落的去死即可。
“东宫是有兵马的,东宫十率府拿的是府兵的兵源,而且里面各家大臣子嗣或是次子的数量不少。”
李敬玄当年便是东宫伴读,后续数十年里升迁顺利至极,可见类似位置的重要性。
要么伺候皇帝,要么跟着太子,而前者是稳,后者性价比则是更高一些。
周兴虽然只是九品官员,但他先前曾经做过县令,入长安做官这些年来,对官场上的诸多信息了解的较多,现在只要武安提问,他几乎都能给出详细回答。
看到这名青年如此愿意请教,周兴放下顾虑,开始尽自己所能帮他完善计划。
从一开始,周兴就是抱着下注的心态去接触武安,而武安后来也给他提供了人脉,那就是和狄仁杰以及大理寺其他官员结识的机会。
但除了狄仁杰还算友善之外,在其他人眼里,周兴连个屁都不是。
“所以如果是最极端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太子想要动兵,那他能用的就是东宫十率府?”
周兴愣了一下,当即摇头道:
“就我来看,长安城内以及其他地方,只要是大规模调动军兵,尤其是东宫以及宫禁这些重要地方,只要动兵,其他人便会很容易探查到。”
这些地方等于是大唐最敏感的地方,稍微碰一下,都会引起各方最激烈的反应。
武安记得历史上有四次玄武门之变,虽说其中有两次失败,但在每一次开始之初,宫中和朝野上下都是没有任何反应机会的,只能仓促应对。
他按照最极端的设想去推算,如果太子李贤真的决定动手,那他会怎么做?
就唐初到盛唐而言,最初的几位太子其实都有相当大的权力,但太子毕竟是儿子,只要老皇帝不死,他们就依旧处于这个君君臣臣的框架里面。
后世唐中宗一朝,太子李重俊带领部分禁军冲击宫禁,最终唐中宗登上城楼许诺说事后不追究将士,李重俊的部下便一哄而散,甚者杀了李重俊,将其首级献给天子。
周兴以为武安在盘算怎么构陷太子,见他久久不说话,便提醒道:
“其实,现在武兄要顾及的并非是完成天后娘娘和陛下交代的差事。”
“哦?”
“昔日汉代戾太子谋反,汉武帝先杀帮助太子以及收留太子者,灭杀太子满门;而后反悔,又族灭李广利、刘屈氂,废杀所有抵御太子谋反有功者,筑望子台以思念太子......”
周兴说到这儿,壮着胆子道:
“大郎抬爱周某,周某心里清清楚楚,既然与大郎结交,自当为大郎你谋划后路。”
“不说其他的,光是身后事......”
“这个我明白。”
武安从一开始就不指望天子或是天后能自始至终站在自己身后,他对大唐如今的朝堂格局已经相当了解。
虽说所谓的“关陇集团”很早就开始走下坡路,但朝中依旧有相当一部分的占比,同时寒门和山东士族又在源源不断的填补朝堂的空缺,使得前者的权势和影响力江河日下。
只不过,自己连寒门都算不上,天后很清楚自己的底细,对于她而言,自己随时都是可以抛弃的棋子。
用一个无名小卒兑掉太子,她应该会觉得很划算。
......
“本宫一直对你爱护有加。”
熟悉的寝宫之中,天后身着红衣,今日倒是没有处理文书,而是搂着一只猫轻轻抚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