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红楼世界,词条升级系统! (第1/2页)
雍平六年,神京,宁国府,后院。
一道修长挺拔的身影站在青松下,静默不语,面若冠玉,剑眉星目,身着一席玄色金丝边云纹锦服,眉宇间隐约还透着一抹尚未完全褪去的稚嫩。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少年长吐出一口浊气,眼眸中掠过莫名的异色,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会出现在这里,一个似是而非的红楼世界,成为了贾家宁国府的嫡次子贾琰。
这一方时空在1644年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闯王李自成入主京城,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上吊自尽,天下随之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境地。
一些朝臣在南方拥护朱明宗室即位,建立了南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投靠后金,放清军入关,还有盘踞在四川的大西军,占据福建沿海的郑芝龙等势力。
金陵秦氏出现了一个杰出的人物,即大乾太祖秦宇,召族中子弟为兵,有贾演、贾源兄弟,牛清、柳彪、陈翼、马魁、侯明、石猛等豪杰附从,高举‘驱逐鞑虏,恢复华夏’的义旗,攻占金陵,席卷江南。
不过数年,平定南明、大顺军、大西军,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尽皆为其剪除,北上对决清军,镇杀阿济格、多铎,大获全胜,将女真鞑子完全赶出山海关,恢复了两京十三省的汉家疆域。
并于金陵立都,取《周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之意,立国:大乾。
大乾王朝建国之初,太祖论功行赏,封四王八公十二侯,此为开国勋贵一脉。
太宗、顺康帝秦熠在位时,胡虏犯边,西到甘肃,东至山海关,一片烽火,家家缟素,就连宁国府二代主事人贾代化都战死沙场,历时一年半,终于稳定了四方,收复辽西走廊,重新设立九边重镇。
为了表彰为国浴血奋战的将士,顺康帝敕封九侯,这便是元从勋贵一脉。
六年前,顺康帝退位居大明宫,尊太上皇,皇四子秦昭即位,居乾清宫,改元雍平,是为雍平帝。
‘双日悬天!’
贾琰揉了揉眉心,心中遐想翩翩。
他现在的身份可不简单,宁国公贾演的曾孙,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的孙子,乙卯科进士、世袭二等将军贾敬的次子,跟贾珍、惜春都是一母同胞。
任何人都可以摈弃贾家这一层身份,唯独他不可以,因为他是嫡出子弟。
贾家一门两公,历太祖、顺康、雍平三朝,表面上看着恩宠正浓,就连四大异姓郡王都不及贾家,实则繁花着锦,烈火烹油,已经到了最危险的地步。
开国之初,大乾太祖立下世爵、恩爵,世爵即世袭罔替,以功承袭,赐食邑、俸禄,与国同休,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公爵、侯爵、伯爵都是超品,子爵为正一品、男爵为正二品。
恩爵不以功封,依次降等,三世而泽,居五等爵下,有列侯,县侯正三品,乡侯正四品,亭侯正五品,而后是开国县伯,为正六品。
姑苏林家便是列侯,按理说,只能传袭三代,林如海之父得蒙皇恩,多加了一代,传到林如海才没了爵位。
都太尉统制王公得封开国县伯,只能传一代,王家因而有了‘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富贵,可见开国之初的爵位有多么尊贵。
顺康十二年,顺康帝秦熠下诏,取缔恩爵,设立贵爵、世职。
贵爵三等,分别为一等将军、二等将军、三品将军,位同正一品、正二品、正三品。
世职:轻车都尉(正四品)、骑都尉(正五品)、云骑尉(正六品)、恩骑尉(正七品),贵爵依次降等,世职传续一代,只有俸禄,并无食邑、实权。
荣国府中,尚且有二代荣国公贾代善继承爵位,其妻史氏为一品诰命夫人,嫡长子贾赦为一等将军,若无意外,至少还能传下去两代人。
宁国府却已经到了最后一代,现任主事人贾珍只是一个三品威烈将军,如无军功,贾蓉便没有爵位承袭,依制,勋贵断爵者,国朝会收回赐下的府邸、爵田。
顺康帝(太上皇)多少还能念一些贾家的好,雍平帝就不一样了,大乾历经三朝,朝政积弊,无以自拔,他当了六年的虚君,心中积压了不知道多少理想和抱负。
一旦太上皇崩逝,等待大乾的将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雍平帝,第一刀必然会先砍在勋贵头上,首当其冲的便是开国一脉,一门两公的贾家。
一位贤德妃,一座大观园,耗尽了贾家最后的一丝元气,最终,落得个“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下场,何其令人唏嘘!
【叮咚,恭喜宿主觉醒宿慧,词条升级系统正在绑定中.........】
突如其来的机械提示声在贾琰心中响起,随之涌入脑海的磅礴讯息让他呆滞在原地好一会儿,等他回过神来时,原本苦涩的表情已经为笑容覆盖,金手指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