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让赵云为丞相效力 (第1/2页)
“若能让百姓知晓,丞相定会善待他们,他们自会留下。”
“此乃民心所向。”
曹操闻言,面露尴尬。
昔日徐州屠城,实乃一时冲动。
但木已成舟,无法挽回,唯有自省,日后善待百姓。
“军师,我该如何是好?”
曹操虚心求教。
“丞相可知前汉汉武帝之罪己诏?”
苏晨含笑而问。
“你是要我向百姓认错?”
曹操眉头轻皱。
他素来自尊心强,知错能改,却从不认错。
在十多万百姓面前认错,他实在难以做到。
“丞相无需如此,效仿寿春之战时的做法即可。”
闻此,曹操眉头紧锁。
难道是让他剃发?
此为大不孝,即便是曹操,也难以接受。
“丞相有所误解,非剃发之意,乃是割衣示志,以安民心。”
见曹操面露疑虑,苏晨连忙澄清。
忆及寿春之战,曹操曾割袍代首。
但苏晨深知,此世割发乃大辱。
曹操曾为之,不可再行。
所幸,此番旨在收心,象征之物足以表决心。
曹操点头应允。
他令许褚解甲,脱下贴身内衣。
整装完毕,曹操对许褚道:“许褚!”
许褚心领神会,拔剑一挥,内衣断为两截。
曹操捧起断衣,望向苏晨:“军师,后续如何?”
“丞相,民以食为本。”
“速令辎重营至人稠之处,设灶煮粥,备饼以安民。”
“且要让众人皆知丞相仁心。”
曹操大喜,赞道:“军师妙计。”
百姓初或不信,亦将动摇。
民性朴实,易被引导。
加之饥寒多日,闻热粥可食,即便有风险,亦忍不住探看。
一人试之,众人仿之。
此乃从众心理。
苏晨未言的是,时人未识宣传之力。
他早已遣传令兵高呼,效果等同传讯。
百姓多不识字,一句“有热粥”,便能迅速传开。
顷刻间,数十万人皆知。
曹操唤来亲信,低声吩咐。
随后,他们将断衣系于木桩,赶往于禁军中传令。
不久,千余骑兵迅猛而出,直奔刘备军队所在,沿途高声宣告:
“丞相之命,善待黎民,割舍私欲,以安民心。”
“丞相之命,设灶熬粥,新野民众皆可免费享食。”
这些话语经由传令兵一再传递,渐渐飘散至远方。
不远处,民众不由自主地驻足,初时面露迷茫,继而疑惑,随后震惊,最终转为渴望。
人群中,总有几位瘦弱而无所畏惧之人,不顾刘备部下的劝阻,立刻转身奔向后方。
幸运的是,他们身后不远,有一口刚搭建好的热灶。
灶中热粥已熟。
那人忍不住吞咽口水。
远处,一些民众颤抖地注视着这一幕,心中忐忑,猜测此人是否将命丧曹军刀下。
然而,他们惊讶地发现,曹军士兵竟亲自端碗热粥递予那人。
那人接过粥,狼吞虎咽,全然不顾粥之烫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