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活着便好 (第1/2页)
刘备见状,忧心地上前询问:“军师,可是有何不妥?”
诸葛亮凝重地回答:“主公,我们恐已被曹军重重包围。”
刘备大惊失色,未料自己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包围。
诸葛亮手指地图:“翼德困于夏口,曹军在此部署万余兵力。云长来报,江夏至夏口沿途皆是曹军伏兵,西面局势危急。”
“此外,曹军必将攻打鄂城,断我军退路,东边亦被封锁。”
“北面高山连绵,安陆城已失,北进之路断绝。”
“南面长江天险,曾是江东抵御曹军之处,如今却成阻碍。”
刘备听后,意识到处境之危。愣神片刻,紧握诸葛亮之手,毅然道:“军师,撤军吧。趁曹军未完全合围,速速撤离。”
刘备虽为夺取江夏付出良多,却不得不放弃。内心的痛苦不言而喻。
不撤,又能如何?难道坐等曹军围剿?
“好!”诸葛亮点头赞同。
坚守无望,兵力不足,且城中有两万降兵。
这些俘虏兵心中本就疑虑重重,一旦得知曹军逼近,恐怕会立即叛乱。
此等腹背受敌之境,生存无望。
“军师,请问在这绝境中,我们如何脱困?”刘备问道。
“向东突围!”诸葛亮略作思考后回答。
“为何?”刘备不解。
西面与东面皆可能有曹军埋伏,唯北山与南江相对安全。
刘备心中更愿北撤。
但若能避开安陆,顺山路向东,可达蕲春,而蕲春尚在江东之手,较为安全。
“其一,主公可与鄂城士元会师。”
“其二,我军自东而来,沿途侦察兵未见曹军,说明曹军未在此埋伏。若曹军欲突袭鄂城,必兵力有限,因人多则补给重。”
“我反复思量,向东更为稳妥。”诸葛亮解释。
“好,就依军师之计。”刘备果断决定,随即转向周仓。
“周仓,速往鄂城告知士元先生此地情况,令其坚守,我随后率军赶到。”
“遵命!”周仓稍作休整,急忙拱手离去。
周仓走后,刘备对亲卫下令:“速去各营传令,集合部队,半个时辰后全军向东撤离。”
“遵命!”
安排妥当,刘备仍忧心忡忡。
“但若我走了,翼德怎么办?”
“他孤军奋战,必被曹操所擒。”
“不行,我不能弃他于不顾。”
“军师,你带城里两千士兵去支援士元,我亲自带两千人去救翼德,定要救出三弟。”
刘备始终挂念张飞。
自结义以来,张飞多次救他于危难,他又岂能在张飞有难时不顾?
“主公,大局为重。”诸葛亮急忙劝阻,“翼德勇猛无比,世间难逢敌手,亮相信,他定能冲破曹操的包围。”
“主公若轻率出兵,既扰翼德心智,又易陷曹军诡计。”
“主公若陷敌阵,我等何以颜面偷生?”
诸葛亮竭力劝阻。
“我……”
“唉……”
刘备心忧兵微将寡,无奈叹息。
“报,关将军归来。”
侍卫入门禀报。
“云长回来了?速领我见之。”
刘备面露喜色,急随侍卫而出,诸葛亮随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