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阻击魏延的增援 (第1/2页)
片刻之后,当日负责驻守的几位将领步入营帐。
察觉帐内诸将齐聚,顿时神色凝重。
周瑜凝视着众人,开口问道:"诸位可知,曹仁率军抵达之时,其部众状态如何?"
"回禀都督,曹仁之军初到时,士卒神情散漫,疲惫尽显,若非曹仁厉声呵斥,恐怕许多人早已席地而坐。"一名将领答道。
"退下吧。"周瑜淡淡说道。
久经沙场的他自是明白其中缘由。
这样的队伍,唯有未经操练、体格羸弱的民夫才会如此狼狈。
"谁料曹仁竟以乌合之众**应战,实在令人失望。"周瑜冷笑一声,却又稍感释然。
既然如此,江陵城内顶多只有四千正规军罢了。
这些所谓的士兵虽人数众多,但五千人至多相当于五百名精锐的力量,实则不堪一击。
总计而言,江陵城内尚有五千守军。
而周瑜麾下此刻已逾三万人,足足是江陵守军的六倍。
至此,拿下江陵已是十拿九稳。
心下明了后,周瑜即刻站起,目光转向刘备:"事不宜迟,趁此良机,我们必须一举攻克江陵。"
"刘皇叔!"他高声呼唤,刘备心头一紧,知周瑜意在借用己方兵力,无奈之下只得站起回应:"不知都督有何吩咐?"
"烦请皇叔调动所属部队,阻击魏延的增援之师。"
"待我夺取江陵之后,我自当做主,准许皇叔回师攻取武陵与零陵。"
周瑜深知,若不给予刘备些许甜头,恐难以激发其全力相助。
武陵与零陵两郡虽地处偏远,但毕竟是两大富庶之地,他不信刘备不动心。
至于荆州南部的长沙和桂阳两郡,周瑜早有意亲征。
一旦收服这两郡,江东便能连成一片,再配合即将攻克的江陵以及未来的襄阳。
如此一来,既能北上对抗曹操,亦可西进图谋西蜀,进而统一天下!
这一点,周瑜心知肚明,刘备同样了然于胸。
他所觊觎的恰恰也是长沙和桂阳两郡。
即便只有一个襄阳,对他来说也极具吸引力。
只是刘备也清楚,周瑜绝不会轻易让步,正在犹豫间,身旁的诸葛亮却突然笑了起来。
拱手言道:“多谢大都督相助。”
“好!”
周瑜颔首道:“盼这一次皇叔与孔明能挡住魏延,莫负吾望。”
“定当如此。”
诸葛亮再度拱手。
“烦请皇叔回去整军备战。”
周瑜说道。
“告辞。”
刘备拱手作别,诸葛亮随之拱手,随刘备离去。
“大都督,真信刘备?”
吕蒙起身问道。
“刘备与孔明非愚者,既欲与江东联手,断不敢轻举妄动。”
周瑜挥手示意,“速行,勿误战机,即刻攻城!”
“诺!”
江东三万大军,仅留两千守营,其余尽数拔营而起,奔赴江陵。
刘备与诸葛亮刚离大营,刘备见此情景,皱眉道:“孔明,周瑜此番志在必得江陵。”
“确是如此,周瑜倾巢而出,仅留两千守营,若江陵再多千余曹军,趁夜袭营,这三万大军恐立时溃散。”
“可惜江陵已无力再遣五百兵卒。”
“但这亦是周瑜智处,成败在此一举。”
诸葛亮不由感叹,周瑜一旦狠下心,实属毒辣。
此举虽险,却收益颇丰。
“若曹军能有这般兵力,岂非可逆转局势?”
刘备(钱赵)惊异道。
他并不认同周瑜之策。
太过冒险。
“呵呵,主公,曹军已是强弩之末,何能再派援军?”
诸葛亮话音未落,忽觉心中一凛,脊背发寒,手中羽扇亦顿住,满面惊惧之色。
“军师,何事?”
刘备亦是一惊,忙问。
“糟糕,主公,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