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伊莲娜 (第1/2页)
《喧哗报》的老板加布里埃尔·马瑞尔,近来同样喜忧参半。
喜的自然是《喧哗报》的销量节节攀升,仅仅在巴黎,每期就超过了20万份;而且外省同样销量不俗。
这都得益于开辟了《一个老实的巴黎人的外省游记》这个栏目。
虽然每期只有2则、3则小故事,最短时不过聊聊四五十行,但却成了巴黎读者购买《喧哗报》的最大原因。
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一个老实的巴黎人」在勃艮第、布列尼塔或者普罗旺斯有什么奇遇。
尤其是他笔下的那些教士,已经不仅仅是古板、好色、自私、虚伪……这些常见的形象,而是升华到了另外的层面,把只能口耳流传的窃窃私语,用一种含蓄的幽默搬上了台面。
当然,他笔下的角色也不全是教士,还有地主、农夫、富商、官吏、乞丐、妓女……全都活灵活现,令人捧腹。
更难以置信的是,「一个老实的巴黎人」怎么每期都能通过稀奇古怪的角度把这点事写得如此穷形极相。
忧的是《喧哗报》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教廷巴黎大区的主教吉贝尔·博安已经三次向政府请求封禁《喧哗报》,并且将老板加布里埃尔和「一个老实的巴黎人」都揪出来,送上法庭——当然,吉贝尔主教更想把他们直接送上断头台。
但幸运的这是巴黎,没有什么不能通过金钱来解决。
在他分别给塞纳省高官斐迪南·埃罗尔德、巴黎市警察局长阿尔贝·吉戈和内政部部长里昂·塞伊送了价值不菲的礼物以后,吉贝尔主教的投诉被暂时搁置了。
但这样就给了这些大人物以后进一步勒索《喧哗报》和自己的把柄。
至于给那位「老实的巴黎人」13苏一行的稿费,对于报社整体增长的收入了,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要知道每份售价3生丁《喧哗报》,除去纸张、印刷、人工、稿费、流通这些成本,可以给他带来半个生丁的净收益,20万份就是1000法郎。
但这并不是他收入的大头——那些妓院、独立妓女(交际花)、情妇中介、木乃伊壮阳粉的广告……才是。
这每期额外又是500到1000法郎的收入,视报纸的发行量而浮动。
当然,这些收益的20%到30%,需要用来打点上上下下那些伸过来的手。
对加里布埃尔来说,只要《喧哗报》还能销售,就是一台不停印法郎的机器,无论花多少钱都要保证它不停工。
和每个清晨一样,他依旧早早来到了报社——这是一栋他独资购买的楼房,位于第八区圣徒街的一条小巷里,只有两层,楼上是办公室,楼下是排版室和印刷机。
坐下来以后他从抽屉里掏出一根昨天没有抽完的雪茄,再次点燃,美美地吸上一口以后,才开始拆看今天的投稿。
在扔了十几封垃圾稿件之后,署名「一个老实的巴黎人」的信封出现在他的面前。
“嗯?不是昨天才把这周的故事都发过来了吗?”加里布埃尔有些困惑,不过手却没有停,而是以更快的速度撕开了封口,掏出了里面薄薄的两张信纸。
第一张信纸写满了字,加里布埃尔才看了几行就愣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