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书院之变 (第2/2页)
两人听了顿时大喜,对于商人来说跨越阶级往往是最难的,这个时代的商人因为身份低微,他们的子孙也只能跟着从商,至于做官那是想都别想。
京城中很多大商人为了改变自己的阶级,不惜重金买官,却鲜能成功。
毕竟阶级摆在那里,能用钱办成的事根本不是事。
如今凌峰许了他们官位,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
两人心中更是激动,他们知道,这次是真的找对人了。
凌峰让两人先安顿好家人之后再开始着手准备组建商队的事情。
两人哪里肯听,刚刚住下便开始忙活了起来,按照他们的话说就是侯爷对我恩重如山,我们怎能让侯爷失望?
见拗不过两人,凌峰也就只能随他们去了。
鲁满仓主要负责粮食和马匹的贩卖,对养马也很有一套,这让凌峰大感意外的同时也欣喜不已,孙元将军虽然对训练骑兵很有一套,不过对于养马却没什么经验。
要不是从北狄抓了不少俘虏,这些战马还真没法养好。
现在多了个养马的专家以后遇到养马的问题也可以随时请教学习。
最重要的是,鲁满仓既然做着这贩卖马匹的生意自然知道从哪里买马。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战马是十分稀缺的战略资源,现在他手上的战马虽然不少,可要组建一支横扫天下的骑兵显然还有些不够,这就需要大肆购买。
马匹作为战略物资可不是一般人能买到的,太武朝之前一直想要购买战马结果都没有如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现在有了鲁满仓这个马贩子,买马的事情就不用担心了。
比起鲁满仓来杜如海的生意就要庞杂的多,按照他的话说就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凌峰对此也十分支持。
两人都是经商的老手,很快就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安排好了两人,凌峰便出了家门,朝着泷江书院而去。
为了让书院学生全面发展,凌峰不得不亲自上阵。
当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得空的时候也会把记忆中的一些知识编辑成教材,然后再慢慢教授给一些有天赋的才子。
再由这些才子将这些知识教授给书院的学生们。
现在书院刚刚起步,学生数量却着实不少,一个书院足足有六百多人,据说整个临江城的适龄儿童都在这里。
原因无他,凡是来上学的孩子学院管饭。
在这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少一张口吃饭可以减轻不小的负担。
所以百姓听说学院管饭之后,便将家里的孩子都送了过来。
最小的据说只有三岁,最大的已经到了二十岁。
至于什么服务协议,对于他们这些连饭都吃不饱的穷人来说又算的了什么。
何况侯爷给的还是铁饭碗,这么好的事情打着灯笼都找不着,也就只有侯爷才这么心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