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缺钱?那就让我们裁撤驿站吧! (第2/2页)
端你老姨!你这是指着鼻子骂额贪污呢?!
郭允厚没有理会此人,而是躬身面向皇上。
听着那些赈灾建议,朱由检多看了郭允厚一眼,他这段时间已经看过其履历。
此人起于州县,大致是个在捞银子的同时也办些实事的官员。
朱由检清楚的知晓理想化的政府和官员只存在理想中。
而且在横向对比之下,这种官员放在如今的朝堂上,也还算得上能用了。
但能用仅限于在不久的将来。
在现如今这种形势下。
任何怀柔的方式都既救不了百姓也救不了大明。
陕西地区必须需要一剂猛药才行。
于是朱由检仍是淡淡的开口说了声“再议”。
看见皇上发话再议,郭允厚也没产生什么失望情绪。
如今他也知道皇上并非真的不理朝政只是隐而不发。
可能皇上回去思考几天后,就同意他的提议了。
在朱由检说完再议后,一众官员也是在此时讨论起来。
朝堂之上就是如此。
有斗争、有妥协、有废话、有诤言、有私事,自然也有国事。
有人说是陕西巡抚无能,应该把他换掉换个更有能的来。
有人说这是上天降罪,需要皇上祈福才能缓解陕西旱灾。
就在众人讨论之时。
一个来自于兵部的大聪明给事中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一计,若实施得当,定可充盈国库,大幅缓解户部财政亏空。”
接着,此人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
“如今我大明驿站系统每年耗银超二百万两,然而驿站之中冗员泛滥,诸多流氓兵痞都依附于驿站之中。”
“并且因为这些人的原因,边关急报也常被拖延,若是能将驿站之中半数兵痞流氓裁撤,传递文书的效率必将大幅提高。”
“然后再以相应比例将驿站中的马匹、驿馆裁撤,定可为我大明每年省下百万银两。”
“如此一来,必能缓解财政之急!”
朱由检:?
敢提这种建议,你的九族不想要了?
还是说你是金人派来的卧底!?
不怪朱由检反应这么大。
在朱由检看来,陕西地区的灾情等他腾出手来后,并不算多难解决。
但若是真裁撤驿卒。
在王朝末年这种国内形势下,很大可能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直接动摇国本。
朱由检看了那名站出来提议兵部官员一眼。
朝中许多官员也是像看傻子一般看着他。
但同样也有一些官员,似乎是对这个提议感到赞同,还在捻须颔首。
朱由检将那些有赞同意愿的官员一一记了下来,满意的点了点头。
从这个角度出发,今天这个提议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的。
至少它提供了一批名单,过段时间直接照着杀就行,省了一些事。
对帝国无用且有害的人,是不能活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