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 为什么让我这样的小将对抗关羽 (第2/2页)
司马懿深知,自己若想领兵出战建功立业,还得熬资历,或是显露才能,打动曹丕,令其破格使用自己。
是以这才当仁不让出列献策。
献完了策,还不忘用眼角余光观察了一下贾诩,发现后者依旧操着手老神在在不为所动,司马懿顿心里犯起了琢磨,觉得自己献策的意图已经被贾诩察觉到了。
曹丕盘算了一下,退去这五路兵马只用了二十四万兵马,国中还剩二十六万兵马。
即使留下六万坐镇中枢,还有二十万可用。
遂心下大定,缓缓坐下:“仲达弹指间已破五路兵马,只剩孙权一路。”
“孙权小人,反复无常,叛魏通蜀,烹我国使,朕深恨之,今当率先起兵伐之!”
说到这里,曹丕再次站起,环顾众人:“众卿。”
“陛下!”
“传旨,起兵二十万,兵发合肥,直捣建业!此次亲征,朕誓要荡平江东六郡!”
“是!”
…………
曹丕率兵二十万南征伐吴的消息传到建业。
大汉吴王孙权很是无语。
曹魏独抗其他五路大军,还有余力出兵二十万伐吴。曹魏的国力可太雄厚了。
三国之中就属东吴最弱,仅余一州之地,孙权此次响应刘备出兵纯粹只是做做样子,大部兵马都还窝在建业没动,只有先锋部队进驻了濡须口,连魏兵的面都还没见着。
孙权原本打算,若其他五路兵胜,东吴就趁机北上抢地盘抢人口抢资源;若其他五路兵败,那就当无事发生;若其他五路兵马半胜半败,则再相机而动。
虽然他知道其他几路兵马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但至少刘备三路兵马中的襄阳一路,也就是关羽这一路的十万大军,会是曹丕心头之患。
只要关羽一出兵,曹丕必如临大敌,举国以待,而不会关注小小的东吴。
正因如此,孙权才会答应与刘备复盟,一来有刘备在前面顶着,东吴打曹魏的风险很低,曹魏大概率不会撇开威胁最大的刘备;二来复盟能断绝刘备向东图谋江东之心。
他孙权可以偷袭盟友是因为他足够不要脸,足够厚脸皮;而刘备贵为帝室之胄,新汉皇帝,若敢偷袭盟友,那天下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把刘备淹死。
可没想到,曹丕不管其他五路,偏偏就盯着东吴下死手。
孙权有些麻了,
但还是打起精神,传令众将起军应战,
不然曹丕都要率军杀过长江了。
………
樊城。
刘备亲统三万大军屯扎于城中,每日令张飞、赵云,关兴,张苞,轮流领几千兵马,打着关羽的大旗,分别往东、北、西三个方向出去溜达一圈,做出欲伺机北伐之势。
而原本的主帅关羽,此刻已经带着关平,姜维,马谡,邓艾,及随行一千亲兵,顺着上庸小道来到了汉中。
在得知曹丕起兵伐吴的第一时间,关羽就动身了。
这一次,他要干一票大的,
断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