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来人 (第1/2页)
叶风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练习着枪法,在子弹数量的加持下。叶风的枪法已经达到百步穿杨的效果,随着最后一发子弹精准的命中三百米外的树干。叶风满意的喝了一口咖啡
练枪和体能训练是叶风现在每日必须要完成的事情
练完枪的叶风来到菜地,摘了两根黄瓜边走边吃回到木屋。
——
现在已是武德年七月
叶风已经来到这里整整一年了。叶风看着史书,知道如今隋炀帝死了,李渊也称帝了
李渊虽然称帝,可是战乱还在继续。这天,夕阳如血,一群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人突然从密林中窜出,有男有女,有老人有小孩。跌跌撞撞地闯入了叶风的领地。他们眼中满是惊恐与绝望,身后似乎有追兵的影子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叶风大概看了眼估摸着有三十来人!
叶风正站在木屋前,手握半杯已凉的咖啡,目光骤然凝重。这群人一见叶风,仿佛溺水者抓住了稻草,纷纷跪倒在小院的竹栅栏外。哀求声、哭泣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山林的宁静。叶风迅速放下咖啡杯,眉头紧锁,望向远方那片被晚霞染红的天空,心中预感到了即将到来的风暴。
叶风很快回到木屋中将武器装备齐全。来到院外
一柱香的时间,一群凶神恶煞的追兵。手持长枪大刀来到叶风小院外
叶风端起步枪,将枪上膛打开保险。时刻准备着。他不想参与古人的纷争,但是他不得为自己的安全做准备
叶风的眼神冷冽如霜,面对这群蛮横的追兵,他没有丝毫退缩。突然这群士兵拿着刀就要砍向人群
枪声骤然响起,如同惊雷划破宁静的黄昏,一名追兵应声倒下,鲜血染红了枯黄的草地。追兵们惊愕之余,怒火中烧,正欲一拥而上,却被叶风精准的枪法一一震慑。子弹呼啸,带起一阵阵腥风,每一发都精准无比,追兵们开始慌乱逃窜,但叶风的枪法却如同死神的镰刀,不断收割着生命。
最终,那领头的将领见势不妙,双腿一软,跪在了满是泥泞的土地上,双手高举过头,脸色苍白如纸,眼中满是恐惧与求饶之意。
叶风从对方口中得知。原来他们是薛举手底下的逃兵!在秦川(今天水)一带占山为王,今日下山打秋风,发现一群逃难的人。一路追杀至此,叶风听到这里明白了一切。果断的扣动扳机,了结了此人
解决了这群土匪后,叶风来到逃难人群走去。
一行人还沉浸在那哒哒声当中,叶风就来到了他们面前。一位老者最先反应过来,于是召集众人纷纷给叶风磕头。嘴里还不断说着感谢的话
叶风将老者扶起,又让众人不要再磕头后。询问道:“你们为何来到此处”
听到叶风的询问老者站出来答到:“回郎君的话。我等本是渭州(今平凉)桃源村人士因年连战乱,不得已举家躲避战乱,前往长安。不曾想在隃麋县(今千阳县)遇到这群土匪。为躲避土匪,老朽带领着大家往深山里逃跑,这才来到了郎君这里”
“这些都是桃源村的村民,老朽周启铭,五十有六。是桃源村的村长”老者补充到
叶风闻言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在这个战乱纷飞的年代,普通百姓想要活下去可想而知有多难
就在这时
“村长,不好了,绣娘晕倒了”一中年妇女从人群后面急冲冲的跑来
老者闻言脸色大惊。忙不迭的朝着人群后方走去
只见一两三岁的小男孩趴在那位名叫绣娘的女子身上呼唤着
名叫绣娘的女子大概十五六岁的年龄。身穿破布麻衣,身材瘦小,一看就是营养不良。但是模样却长得清秀
叶风跟着村长来到绣娘身边。叶风俯身把手放在绣娘鼻子处,感受到呼吸,放下心来。根据叶风的判断,应该是饿晕的
“村长,她没什么事,应该是长时间没有进食,导致低血糖,饿晕了过去”叶风做了简单的检查后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叶风因为长时间在野外生存,所以基本的医疗常识还是有一点的。
“郎君求你救救绣娘这孩子吧。这孩子命苦啊”一位六十左右的老妇听完叶风的话请求到
“还请郎君救救这孩子吧。两年前绣娘的爹娘进山找吃食,跌下山崖,双双殒命。留下年仅十三岁的绣娘和刚满一岁的弟弟。”一位三十左右的夫人哭着说道
叶风听闻后没有拒绝,一把将绣娘抱起。快速回到木屋二楼,将绣娘侧卧在床上。又让随行而来的妇人好生照看。随即到楼下冲了一碗葡萄糖水,让妇人用勺子给绣娘喂下糖水。自己又到房车上取来应急用的氧气瓶,打开氧气瓶,给绣娘打上氧。又从仓库中取出来葡萄糖注射液,在妇人震惊的眼神中,叶风将葡萄糖注射液注射进绣娘的臀大肌。做完这些,叶风交代妇人看好绣娘后。
叶风来到屋外。看到村长带领着自己的村民在院外埋锅造饭。
叶风不禁感叹“多么朴实无华的百姓啊。他们只想活着他们有什么错,他们有什么错”
在没经过叶风同意他们甚至都没有踏进叶风的小院一步。
叶风来到人群中,只见几口陶锅里煮着黑乎乎的粟米粥,里面还夹杂了很多野菜。于是叶风返回木屋,从仓库中取出三箱面包和牛奶。又让村长叫来几个青年汉子来木屋搬走面包牛奶,教了他们怎么食用后叶风进了小院。给楼上照看绣娘的妇人也拿了面包牛奶
三十几人在一声声。好吃,我从没吃过如此好吃的食物中。将面包牛奶吃下肚
“二叔”一汉子吃完面包后找到村长周启铭
周启铭见自己侄子周大春找自己,于是开口道:“大春啊,什么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