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第2/2页)
永宁地处三省交界,位置极其重要,又在大山深处,远离王化,日子一久,朝廷自然不放心。于是在永宁宣抚司的地盘上,足足设了永宁卫、泸州卫和赤水卫三大卫所,楔入三颗钉子盯住土司,守好这条蜀中入滇入黔的咽喉要道。
好在奢家素来是忠君爱国的模范土司,多年来,双方虽然摩擦不断,但从来没有撕破脸过,还一起镇压都掌蛮和生苗的造反。
经过上百年的磨合,终于形成了如今这种宣抚司和卫所犬牙交错,分管夷汉,互不干涉的共存局面。
所以别看二郎滩也在永宁宣抚司的境内,但普通军户根本感受不到土司的存在……
当然很多时候,感受不到不代表它不存在,而是因为层级太低,没有资格被它凝视……
所以苏录听说少年的母亲是永宁宣抚使,登时就打住了话头:
“好了不要再说下去了。”
“你不想知道抓我的是什么人?”少年问道。
“不感兴趣。”苏录摇摇头,冷漠道:“你们罗罗人的事情,跟我们汉人没关系。”
“你真不想知道我是谁?”少年又问道。
“没兴趣。知道你妈是谁,该把你往哪送就行了。”苏录心说这孩子有点缺心眼,你都自报家门了,身份还有什么好猜的?
少年还想说话,苏录却两眼一瞪道:“别说话了,安心走路吧,你脚好了是吧?”
“……”少年被他堵得一愣一愣,只好闷头赶路不吭声了。
苏有才还想说什么,见苏录微微摇头,便也不吭声了。
四人就这样在山林中艰难穿行了半宿,全都不可避免挂了彩。苏泰一头撞上一条横在眼前的粗藤,脑袋起了个大包。
苏有才和苏录的四肢被荆棘划满了口子,反倒是那少年,除了一开始扭到了脚,没有再添什么新的伤。
但他们片刻不敢停留,一直不断向南行进。幸亏苏泰常年在山里转悠,辨认方向的经验丰富,这才没有迷路……
在看不到月亮的时候,苏泰主要是靠观察水流来辨位。他知道这一带大多数山溪,都是顺地势向东南方向汇入赤水河的。
所以他便率众沿着水流前行,这样还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保证饮水,二是顺着水流一定能找到大道,三是可以消除气味和足迹,哪怕对方用猎犬也无法追踪。
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一是溪水太凉。刚开始涉水还挺舒服,身上的燥热很快被水流冲刷一空。
但时间一长,便只剩刺骨的凉意,顺着脚掌往上钻,又一直窜到膝盖,像无数根冰针扎进骨头缝。苏有才腿肚子都抽筋了,那倒霉孩子更是不停地打寒颤。
此时天光微明,苏录见他冻得嘴唇发紫,牙齿不停打架,却死死咬着唇不作声。心说这还是个硬骨头……
倒是苏录苏泰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在泉水中走了半天,也无甚大碍。
第二个麻烦对所有人一样,那就是没有道路。溪流顺山势而下,只会找最便捷的通道,才不会管他们好不好走。所以时不时就会有直上直下的陡坡,横在四人面前。
最危险的一处陡坡近两丈高,坡面覆盖着湿滑的苔藓,还不时有水珠飞溅……
苏泰寻了一趟,回来闷声道:“两边都是这样,也没找到安全的路线。”
“正常。”苏录点点头,喀斯特地貌就是这样直上直下。缓坡,不存在的。他便主动请缨道:
“我先下去探路。”
夏哥儿虽然很想自己下去,但他一个顶两个苏录沉,最终还是理性战胜了感性。
爷仨便解下腰带和绑腿首尾相连。
“还是不够长。”三人望向倒霉孩子,催促道:“愣着干什么,快把你绑头的布条子解下来!”
“……”倒霉孩子一阵纠结,还是乖乖解开了绑着发髻的一圈圈布条。
乌黑的长发披散下来,遮住了白嫩细长的脖颈……他脸上脖子上的灰,早就被冲刷干净了。倒霉孩子不禁害羞的低下了头……
但苏家父子只顾着连接绳索,根本不关注他的变化,只有苏有才忍不住吐槽了一句:“果然是娇生惯养,白得跟个小姑娘似的。”
苏录腰上系好绳子,苏泰就顺着坡面把他一点点往下送……
待苏录两脚着地,绳子也到了尽头。
苏录探查一番,确定下头没有危险,便朝上头招了招手,苏泰又如法炮制,将老爹和那倒霉孩子送了下去。
轮到他自己时,却直接把绳子扔了下去,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抠着岩缝,手脚并用,不断试探着一点点挪了下去……
坡面上不断有碎石滑落,苏有才和苏录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好在有惊无险,苏泰稳稳落地。一下来苏有才就拧他耳朵道:“臭小子你为什么不用绳子?”
“没人给俺解绳子啊爹?”苏泰憨笑道:“放心吧,比这更高的坡俺都爬过……”
“以后少冒这种险。”苏有才叹了口气,又指着地上不知被人还是兽踩出来的小径,欣喜道:“地上有路了。”
“那就快下山了。”苏泰轻声道:“越这种时候越得小心,对方有可能在山下埋伏着。”
三人闻言全都放轻了呼吸,跟着苏泰继续前行……
当天边露出第一缕霞光时,他们终于走到了山林边缘,透过层层枝丫,能看到前方赫然出现一条大道。
道上尘土飞扬,十分热闹,大队人马排成长长一线,有官军也有罗罗武士。
此时军官和头人们训话完毕,正准备开始搜山。
‘倒霉孩子’盯着队伍看了片刻,惊喜地扯着苏录的衣角道:
“是来找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