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状元郎 > 第七十二章 二回战

第七十二章 二回战

第七十二章 二回战 (第1/2页)

备课耳房中,张先生为苏录讲解道:
  
  “虽制艺之排比对仗,主在八股;然起讲为立论之始,亦需简劲之文,以奠其基。”
  
  “所以可以有意识地,以排比之法增论力,壮开篇之气!”说着他提高声调道:
  
  “八股为说理之文,说教必有气势!夫理之昭昭,非恃声高;但若辞气软绵,何以服人?”
  
  “先生们为什么喜欢你上次月课的文章?因为开篇十六个字——‘民性有常,导之则正;知理难强,顺之乃安!’气势十足,舍我其谁!”
  
  “为什么后来却不给你分呢?因为后面没把气势贯穿下去!”张先生激动地拍着桌子,手背青筋隐现道:
  
  “小子记住,什么叫入口气?什么叫代圣人立言?就是老子乃圣贤也,我是在居高临下教育你们!不是平等地说服,所以就得铿锵有力,舍我其谁,懂吗?”
  
  “明白了!”苏录茅塞顿开。虽然很不恰当,但他确实想到了小胡子演讲……
  
  其实,若非担心他又会挂零,张先生都是临毕业,才会把这些‘歪门邪道’教给弟子。因为这很容易把弟子引入歧途,从此沉迷投机取巧,却忘了提高自身水平才是王道。
  
  但相信以苏录远超同年的成熟,应该问题不大……吧。
  
  在张先生看来,苏录的破题十分惊艳,而承题本身花头就不多,若是把起讲也提上去,整个‘冒子’不就好起来了?判卷的先生见了,还不得……给个半分?
  
  所以张砚秋给苏录搜集了整整三十篇,他认为比较合适的程文,并隐去了起讲部分,让苏录模仿‘夫…者…也;盖…也;是以……’的句式,练习起讲排比。
  
  还有四天时间,苏录每天要练七八个起讲排比,说实话并不容易。比起背书、义理和谋篇布局来,这是他不折不扣的弱项。
  
  幸好还可以请教同窗,林之鸿和乔枫都热心帮他斧正,并将自己的心得无私相授。
  
  当然世上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对你好……首次月课放榜不久,两人便向苏录请教过八股文的义理与结构。苏录也没有藏私,将自己的八股申论法,传授给了二人。
  
  所以二人此时才会投桃报李,甚至觉得报答苏录的那点东西,实在太微薄了……
  
  ~~
  
  四天后便是四月十五,第二次月课的日子。
  
  说巧也不巧,今天又下雨。其实永宁每年的雨水,基本集中在三到七月,现在正是连阴的时节……
  
  月课依然是老规矩,第一场帖经墨义,第二场作文。
  
  第一场还是没什么好说的,直接跳到第二场,题目乃——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苏录一看便知,这句出自《论语》最后一篇‘尧曰’。这种题叫通章题,指题目涵盖原文完整段落或核心主旨,需围绕全篇要义展开论述,而非仅针对局部字句。
  
  这依然算是平正之题,没有任何的花头,不需要费尽心机审题,可见新手保护期还没过。
  
  苏录经过一番绞尽脑汁的推敲,最终还是以四字短句破题……
  
  他考虑过换个文风,以免审美疲劳,但自个能力一般,水平有限。换一个风格不一定能得到先生的认可,还是不敢冒险。
  
  这次的目标很明确——一定要拿分,所以要稳字当头!
  
  接着他还是像上次那样,先写出一篇半文不白的草稿,然后充分调动近期所学,诸如起讲排比,和山长所授的‘独孤九剑’调整润色。使出吃奶的力气,终于完成了这篇《君子惠而不费》。
  
  到点交卷之后,学生们便暂时解放了。虽然雨越下越大,却依然挡不住他们向往自由的心情,撑着伞披着蓑衣冲出了山门,到镇上撒欢去了。
  
  他们的卷子则一如上次,被送到了道南堂。
  
  午饭后,先生们稍事休息,便开始阅卷。
  
  之前就说过书院是没有午睡的,因为‘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
  
  朱字注曰‘学者当惜阴,不可怠惰。’
  
  所以在儒家看来,白天睡觉是懒惰的表现……
  
  当然先生们吃饱了也会犯困,尤其是看着学生们那一篇篇乏善可陈,令人昏昏欲睡的文章,就更加提不起精神了。
  
  只能靠喝浓茶或者嚼蒌叶卷提神……
  
  这时最幸运的,就是遇到一篇酣畅淋漓的文章,读之可精神一振!所以只要有先生读到了,便会击节叫好,高声念给大家解乏。
  
  只是这样的文章并不多见,阅卷过半,只有朱子和、林之鸿、乔枫等寥寥两三篇。
  
  “子和的文章比上次要认真,确实振聋发聩,但总感觉有些过犹不及了。”先生们听完评价道:
  
  “倒是之鸿的文章进步很明显,之前他方方面面都略逊子和一筹,这回在义理和谋篇布局上,已然扳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