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状元郎 > 第一百零八章 专业难选

第一百零八章 专业难选

第一百零八章 专业难选 (第2/2页)

“来了。”张先生瞥他一眼,用下巴指了指桌旁的食盒道:“尝尝你师娘做的水汽包子。”
  
  “弟子已经吃饱了,就不跟先生争嘴了。”苏录笑道。
  
  “你今天不是吃的餐堂吗?那儿的饭也能吃饱?”张先生对他的情况了若指掌。
  
  “多吃总会饱。”苏录说话越来越有哲理了。
  
  “哈哈哈,是这个理儿,不过老夫是真吃不下。”张先生合上作业册,洗净手,拿起一个表皮金黄的水汽包子道:“宁肯自己带饭吃。”
  
  “师娘厨艺好,先生当然吃不惯。”苏录微笑道。
  
  “我把这话告诉你师娘,回头她又得给你做好吃的了。”张先生一边吃包子,一边笑问道:“对了,今天祝先生缠磨你没有?”
  
  “也不能叫缠磨。”苏录轻声道:“祝先生只是想让我随他习经。”
  
  “你没答应他吧?”张先生神情一紧。
  
  “没有。”苏录摇摇头道:“一来弟子还不了解五经,二来还没问过先生呢。”
  
  “我不是经师,不会跟他们抢的。”张先生笑着提醒他道:“但是你务必要慎重啊,选本经就是二次投胎,选错了就麻烦了。”
  
  “是吗?”苏录闻言神情一紧,赶忙拱手道:“还请先生赐教。”
  
  “你该听说过,乡试会试都是按五经分科取士的。十三位房考官也按照五经分房阅卷,其中选《诗经》的考生最多,一般四五房;《易经》其次,在三四房;再次是《尚书》,一两房;最少的是《春秋》和《礼记》,几乎每次都是一房,而且人数还少。”
  
  “所以选热门的《诗经》、《易经》竞争激烈,但录取的名额也多。选冷僻的《春秋》、《礼记》竞争小,但录取的名额也少。”张先生讲解道:
  
  “这里头的门道深着咧,选对本经的和选错的,被录取的机会可能天差地别。”
  
  “明白。”苏录点点头,选专业这事儿他熟得很。
  
  “再者,也不能光琢磨报哪一经更容易被录取,归根结底还得看你治经的水平。”张先生又道:
  
  “治经可比四书难多了。四书是经义的基础,治经是高深的学问……类比的话,四书中最难的《中庸》,在五经中也只能算浅显,当然《诗经》不算。”
  
  “这样啊。”苏录继续点头,其实今天的第一堂《易经》课就给了他个下马威。
  
  “所以,治经必须要择名师而从之。”张先生强调道:“而且必须是名师,水平再高,名气不够都不行。”
  
  “为何?”苏录不解问道。
  
  “道理很简单,五经因语言古奥、版本庞杂、争议繁多,即使《诗经》这种浅易的经典,也有各种各样的治经流派,”张先生屈指数算道:“有尊朱派、复古派、调和派、解经派等等。”
  
  “……”苏录听得一脑门子汗,这是做题家最怕的情况。忙小声问道:“就没个标准答案?”
  
  “当然是以朱子为准了。但刚说过五经太庞杂了,朱子也没办法规定一切,给各派留足了发挥的空间。”张先生叹口气道:
  
  “不同流派之间的见解,差别大了去了。你若治了东家的经,结果碰上西家的考官,那可就撞在铳口上了。”
  
  “确实。”苏录擦擦汗道:“怪不得科举最重首场,要是只看五经就乱了套了。”
  
  “小题做得好,录取的希望确实大,但别忘了,解元只从经魁出,最终名次还是要由大题来决定的。”张先生淡淡道。
  
  四书题叫小题,五经题叫大题,两者的难度差别可见一斑。
  
  “所以一定要拜名师,名师弟子多,碰上同门考官的可能性就大。名师名气大,学问广受认可,哪怕不是同家的考官,也会高看一眼,手下留情,自然更容易过关。”
  
  “明白了。”苏录感激地点点头,请教道:“请问先生,书院哪位先生算名师?”
  
  “你若只是考个秀才的话,咱们书院的经师就够用了。但若有更高的志向,说句得罪人的话,他们就不够看了。”张先生压低声音道:
  
  “包括山长也一样,他的学养自然是够的,但远远称不上名师。”
  
  “啊?那弟子该怎么选?”苏录有些蒙圈。
  
  “别着急,慢慢看,眼光放长远一些。”张先生便建议道:“不妨先了解一下,泸州乃至蜀中有哪些名师,就算你现在还没条件拜师,也可以先治其本经。待到水平上去了,时机合适了,再转投名师不迟。”
  
  苏录明白了,张先生是让自己骑着驴找马。
  
  所以到底选哪一经,可以先不管眼下先生的水平,而取决于自己心仪的名师,治的是哪一经。
  
  只是这法子,怎么听着这么不靠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