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状元郎 > 第一百一十三 知县撞大运

第一百一十三 知县撞大运

第一百一十三 知县撞大运 (第1/2页)

张砚秋便将苏录热心指点同窗,实现共同进步的优秀事迹讲给了卢知县。
  
  “好好,不错不错。”卢知县听完却有些失望,这种润物无声的好事,没办法当做典型宣传啊……
  
  得像刚才那样‘一百天考上书院’,‘六个月从孙山考到全校第一’之类的事迹,后续造势才有抓手。
  
  谁知张砚秋只是略略铺垫了一下,又从袖中掏出一张折页道:“苏录还深感山里师资匮乏,孩童像他一样难以及时启蒙,埋没了太多的人才,便设计出了五十个‘《洪武正韵》注音符号’,完美替代了反切注音法,大大降低了孩童识字的难度。”
  
  “哦?”卢知县重新眼前一亮,抓手这不就来了吗?管它什么玩意了,有个噱头就好造势。他接过张砚秋奉上的折页,第一眼看了一脸蒙圈,都是些什么半截拉块的字儿?
  
  不过也正常,音韵学庞杂无比,流派繁多,素来令人头大如斗。就像‘费而隐’的君子之道。就算不识字的人也知道一些,哪怕饱学鸿儒也没法全都说明白。
  
  十四岁的少年你再夸他是神童,他也不可能用区区五十个符号,就把《洪武正韵》的八九百个反切字取代了!
  
  不过他还是习惯性谨慎了一把,评价之前先问朱琉道:“德嘉老弟看过这些符号吗?”
  
  “是,张先生昨天刚拿给我看过,到现在还感觉很震撼。”谁知朱琉却满脸叹服道:“区区五十个符号,就能完美标注出《洪武正韵》中七十六韵,一万两千两百四十六字。”
  
  “而且可比反切注音简单合理多了,既不需要认识那么多字,也不会切错了声韵拼错了音,而且还更精准地体现语音的细节!”说着他一脸不可思议道:“实在难以想象,这是出自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之手!”
  
  “初看时,在下也是难以置信,但这套注音符号确实前无古人,一个山里的孩子,也不可能比我们这些人知道的更多……”张先生更是满脸感慨道:“而且当时他这套方案还不完善,只有三十来个注音,后来我鼓励他将其扩展到五十个,一步步完善到前日,终于尽善尽美,再无缺憾了。”
  
  “看看,这就是上天知道东翁要来,才让此等瑰宝出世的!”尤幕友管它三七二十一,先把马屁拍好。
  
  “嘶……”卢知县闻言,心说难道我又看走眼了?便拿起那折页细看起来。
  
  张砚秋告罪一声,起身给他讲解,又现场演示了一番拼读注音,卢昭业和在场众人终于感受到了这套注音符号的先进——简直是划时代的!
  
  “而且苏录还编了一套口诀帮助孩子记忆。”张砚秋继续大力推介道:“波泼墨佛,得特呢了,哥科喝,鸡栖息……只消半天功夫,就能让孩子背下这五十音来。”
  
  “那以后教小孩子认字,不就简单多了?”卢昭业眼珠子骨碌碌乱转,心怦怦直跳!
  
  用反切法注音最大的问题,是没法让学生自学。必须得有先生教上一年,让蒙童识全了八百多个反切字,他们才可以用反切法来识更多的字。
  
  有了注音符号,就能大大降低蒙童识字的难度了!这样岂不是……
  
  他和自己的尤幕友对视了一眼,都明白两人想到一块去了,这套注音方案简直是天降富贵啊!
  
  ~~
  
  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好在并不复杂。
  
  大明开国后广立社学,延请师儒教授民间子弟本朝律令、孔孟之道、及冠婚丧祭等礼节,作为拔除元朝遗毒,恢复汉家文明的重要手段。
  
  在执行力超强的洪武年间,社学曾多到五十户一间的地步。但随着财政危机加剧,不肖子孙负担不起如此庞大的开支,社学渐渐不复盛况。
  
  不过朝廷依然希望能重振社学,恢复洪武时的盛况。成化元年,宪宗皇帝令各省提学及府县官,对社学进行扶持和监督。甚至一度规定,社学中品学兼优者,可免试补为秀才!
  
  虽然这项政策很快便无疾而终,但朝廷对振作社学,教化百姓的渴望可见一斑!
  
  本朝的弘治皇帝同样三番五次下旨关心社学。就在今年年初,朝廷再次明令各府州县按规定补设社学,并规定民间幼童年龄在十五岁以下者,应送社学读书!
  
  算是大明版的义务教育了……
  
  而且不只是皇帝热心,刘李谢三位宰辅大学士也很重视这次‘社学再兴’,并广谕州县,会将其完成情况记入官员考核!
  
  这时候要是能干出点名堂来,很容易就会被朝廷当做典型,得到提拔的!
  
  但在今天之前,卢昭业只能做做梦而已。合江穷,大半百姓又住在大山里,上哪去广立社学,延请先生教书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